品种认定编号:闽认菌2013001
作物种类:茯苓
品种名称:闽苓A5(原名:川杰1号-A5)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闽苓’为亲本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平皿菌落形态初呈放射状生长,偏贴生,后呈浓疏相间的波浪状“同心环”,菌丝生长强壮有力,抗逆性强。接种后3~4个月开始结苓,结苓集中在松蔸1米直径范围内,10~12个月采收。菌核形态不规则,直径10厘米~30厘米,单核重2~5公斤。经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茯苓块(干品)含粗蛋白1.36%、粗脂肪0.6%、三萜类0.059%、总糖0.50%、水分14.4%。经邵武市植保植检站实地调查,菌丝生长阶段有少量霉菌发生、少量白蚁,结苓后期有少量烂苓、少量白蚁,与对照‘5.78’相当。
产量表现:经邵武、长汀、尤溪等地三年区试,平均单蔸(蔸直径25±5厘米)产量15.89公斤,比对照‘5.78’增产52.3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松蔸栽培,无需对松蔸断根处理。苓场海拔300~1500米,坡度10~50度,土壤pH5~6;选择直径20厘米以上健康松蔸;接种前1个月对松蔸进行削皮处理,无需断根;5~9月份接种,接种量依树蔸大小而定,蔸直径20~30厘米每蔸1袋(每袋0.5公斤)、蔸直径30厘米以上每蔸2~3袋。接种3~4个月后要经常巡察苓场,及时培土,防止积水;接种10~12个月菌核成熟后及时采收。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闽苓A5属茯苓品种。菌丝健壮,抗逆性强;产量高;菌核形态不规则,菌块大,菌肉结实,品质较优;实地调查,杂菌污染率与对照相当。适宜福建省海拔300~1500米有松蔸资源的地区栽培。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