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皖麦2014002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育种人:安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烟农19/安农0016(来源于百农64/豫麦18),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叶短宽、色浓绿。春季起身较早,两级分化快,旗叶上举,株型较紧凑。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较抗穗发芽。2009-2010、2010-2011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5厘米、亩穗数为42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2克。全生育期230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麦50)晚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农业大学接种抗性鉴定,2010年中感白粉病(6级)、中感赤霉病(平均严重度3.25)、感纹枯病(病指51);2011年中感白粉病(6级),中感赤霉病(严重度3.50),感纹枯病(病指56)。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0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6克/升,粗蛋白(干基)14.59%,湿面筋29.40%,面团稳定时间1.6分钟,吸水量66.8毫升/100克粉,硬度指数68.5;2011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38克/升,粗蛋白(干基)15.31%,湿面筋34.55%,面团稳定时间3.0分钟,吸水量59.2毫升/100克粉,硬度指数66.0。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9-2010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67.5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30%(极显著);2010-201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48.0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2.10%(不显著)。
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95.8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3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为10月上中旬,适宜播量8-12公斤。2、亩施纯氮16-18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6-8公斤。磷钾肥作基肥施入,氮肥60%左右作基肥,40%左右作追肥。3、及时防治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和穗蚜等病虫草害。4、抽穗至灌浆期及时开展“一喷三防”,提高粒重。
适宜推广区域:淮北区和淮北沿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