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正文

2023年安徽省第二批主要农作物(小麦)初审通过品种信息公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15  来源:安徽省种子协会  浏览次数:515
 
 关于2023年安徽省第二批主要农作物(小麦)初审通过品种信息的公示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相关要求,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对2023年申请审定的小麦品种进行了初审,通过品种48个,现在网上公示,公示期30日(自2023年11月13日至2023年12月12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反映(需提供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联系方式:0551-63434637,电子邮箱:ahpshb@126.com。

      监督电话:0551-63436868、0551-62623978。

      附件:2023年安徽省第二批主要农作物(小麦)初审通过品种信息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11月13日

附件

2023年安徽省第二批主要农作物(小麦)初审通过品种信息

      1、皖科19223

      申 请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人:何贤芳、汪建来、赵莉、刘泽

      品种来源:连麦2号/山农20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3.5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1天。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短宽,分蘖力较好,成穗率高。株高85.2cm,旗叶窄斜举,穗层整齐度一般,株型半松散,茎杆弹性较好,茎秆蜡粉较重,落黄及熟相一般。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2.9/46.4万,穗粒数31.4/34.0粒,千粒重43.6/45.9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2/825g/L,粗蛋白(干基)14.72/14.45%,湿面筋(以14%水分计)34.9/32.8%,吸水量58.8/62.1mL/100g,稳定时间4.5/8.4min,最大拉伸阻力-/296EU,拉伸面积-/59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35.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2.31%,不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56.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78%,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34.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56%。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0-25日,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2、荃兴114(参试名称:皖农114)

      申 请 者: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兴大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于学奎、黄建华、高景春、沈家成、罗干、王安祥、李延民

      品种来源:(温麦8号/周科3号)/皖麦19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3.8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0.9天。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好,叶片浅绿色、较细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株高90.2cm,株型半紧凑,旗叶斜挺,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弹性较好,茎秆蜡质较重,落黄及熟相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0.1/41.2万,穗粒数36.2/40.2粒,千粒重42.2/45.6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5/837g/L,粗蛋白(干基)14.42/14.2%,湿面筋(以14%水分计)41.4/29.5%,吸水量59.6/58.1mL/100g,稳定时间5.3/10.4min。最大拉伸阻力-/461EU,拉伸面积-/67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8.2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73%,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73.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69%,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38.6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6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0-25日,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3、华成868(参试名称:华成8136)

      申 请 者: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人:刘飞

      品种来源:宿02099/山农20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5.1天,较对照济麦22晚熟0.6天。幼苗半匍匐、长势中等,叶片深绿色、大小适中,分蘖成穗率中等。株高82.4cm,株型紧凑,旗叶较宽大、斜挺,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弹性较好,茎秆蜡质较轻,落黄及熟相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1.5/45.3万,穗粒数32.7/37.0粒,千粒重41.5/42.7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9/838g/L,粗蛋白(干基)15.21/14.95%,湿面筋(以14%水分计)29.7/38.3%,吸水量56.7/61.9mL/100g,稳定时间10.1/2.8min。最大拉伸阻力473/-EU,拉伸面积68/-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43.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92%。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64.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04%,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43.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3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4、阜麦25(参试名称:阜麦1055)

      申 请 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人:张桂芳、冯家春、夏云祥、杨永华、柳申飞、康苗苗、葛勇

      品种来源:阜麦8号/邯6172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3.3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3天。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7.1cm,株型较紧凑,旗叶较窄、上举,穗层整齐度一般,茎秆弹性好,茎秆蜡粉中等,落黄及熟相一般。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1.2/44.5万,穗粒数32.1/36.2粒,千粒重44.7/46.7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高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7/833g/L,粗蛋白(干基)14.01/14.12%,湿面筋(以14%水分计)33.2/31.9%,吸水量55.9/60.0mL/100g,稳定时间7.3/6.2min。最大拉伸阻力404/-EU,拉伸面积82/-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46.9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57%,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74.9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77%,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43.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2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0-25日,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5、华成866(参试名称:华成7193)

      申 请 者: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人:刘飞

      品种来源:宿553/西农509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4.4天,与对照济麦22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片淡绿色、大小适中,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83.7cm,株型半紧凑,旗叶短小、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弹性较好,茎秆有蜡质,落黄及熟相中等。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4.4/46.5万,穗粒数32.1/36.0粒,千粒重42.7/44.4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5/843g/L,粗蛋白(干基)13.96/12.98%,湿面筋(以14%水分计)31.5/29.6%,吸水量56.9/58.9mL/100g,稳定时间8.7/11.4min。最大拉伸阻力443/510EU,拉伸面积88/96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60.4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7.14%,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71.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05%,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50.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36%。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6、宿麦856(参试名称:宿8156)

      申 请 者: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人:张玉坤、马庆、王勖

      品种来源:淮麦18/皖麦46//皖麦50/烟农19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2.9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7天。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好,叶片淡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78.5cm,株型半紧凑,旗叶中宽挺举,穗层整齐度好,茎秆弹性好,茎秆蜡粉较重,落黄及熟相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3.8/45.2万,穗粒数31.2/36.5粒,千粒重43.3/44.6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抗/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7/838g/L,粗蛋白(干基)13.79/13.25%,湿面筋(以14%水分计)32.9/31.8%,吸水量57.8/64.2mL/100g,稳定时间7.0/7.9min。最大拉伸阻力316/302EU,拉伸面积64/57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3.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65%,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72.6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41%,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46.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8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7、阜麦23(参试名称:阜麦1109)

      申 请 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人:冯家春、夏云祥、汪秀娟、柳申飞、康苗苗、杨永华、张桂芳、葛勇、许剑

      品种来源:淮麦29/山农20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3.4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3天。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好,叶片绿色、大小适中,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90.0cm,株型半紧凑,旗叶短宽、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弹性较好,茎秆蜡质中等,落黄及熟相较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0.3/42.2万,穗粒数34.9/38.1粒,千粒重44.4/46.3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1/824g/L,粗蛋白(干基)15.57/13.83%,湿面筋(以14%水分计)34.6/33.5%,吸水量58.2/64.1mL/100g,稳定时间7.0/5.7min。最大拉伸阻力333/-EU,拉伸面积74/-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65.4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85%,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74.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83%,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52.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81%。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0-25日,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8、阜麦22(参试名称:阜农732)

      申 请 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人:夏云祥、冯家春、杨永华、葛勇、张桂芳、柳申飞、康苗苗

      品种来源:淮麦22/济麦22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3.5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2天。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7.5cm,株型半紧凑,旗叶较宽大、斜挺,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弹性中等,茎秆蜡质中等,落黄及熟相中等。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2.8/43.8万,穗粒数34.7/37.6粒,千粒重42.8/45.0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高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0/833g/L,粗蛋白(干基)13.07/12.97%,湿面筋(以14%水分计)29.7/28.8%,吸水量52.7/57.1mL/100g,稳定时间5.5/7.1min。最大拉伸阻力-/403EU,拉伸面积-/63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75.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8.67%,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81.9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8.08%,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46.9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6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0-25日,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9、绿雨21号

      申 请 者: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人:范丽君、范光发、刘孟云

      品种来源:烟农19/安农0016//新麦21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2.8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8天。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分蘖成穗率较低。株高79.7cm,株型紧凑,旗叶宽大、斜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弹性较好,茎秆有蜡质,落黄及熟相一般。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半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5.8/40.4万,穗粒数39.2/40.5粒,千粒重43.2/43.2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9/841g/L,粗蛋白(干基)14.78/13.19%,湿面筋(以14%水分计)33.7/29.0%,吸水量56.7/58.0mL/100g,稳定时间11.8/7.5min。最大拉伸阻力441/420EU,拉伸面积99/82cm2,为中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43.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34%,不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41.6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1.86%,不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34.6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0-25日,每亩基本苗16-18万左右。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10、金麦888

      申 请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房春兴、朱万里

      品种来源:徐麦9074/郑麦7698//淮麦33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3.1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6天。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好,叶片浅绿色、大小适中,分蘖成穗率一般。株高87.1cm,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弹性较好,茎秆蜡质较轻,落黄及熟相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0.4/42.3万,穗粒数34.0/38.5粒,千粒重43.2/44.3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6/837g/L,粗蛋白(干基)14.56/13.66%,湿面筋(以14%水分计)34.7/30.1%,吸水量58.0/61.9mL/100g,稳定时间3.6/7.0min。最大拉伸阻力-/233EU,拉伸面积-/37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5.4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19%,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63.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37%,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9.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08%。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中下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11、中联588

      申 请 者:安徽中联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中联种业有限公司、安徽昇玉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马电青、李强、葛勇、夏云祥、蔡华、张辉、姜传奇

      品种来源:矮败小麦轮回选择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3.3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3天。幼苗半匍匐、长势好,叶片浅绿色、较长,分蘖能力一般,成穗率中等。株高85.4cm,株型半紧凑,旗叶较长、斜挺,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弹性较好,茎秆有蜡质,落黄及熟相较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1.4/43.6万,穗粒数33.1/39.3粒,千粒重43.7/43.5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1/845g/L,粗蛋白(干基)15.67/14.04%,湿面筋(以14%水分计)36.2/34.1%,吸水量56.0/58.9mL/100g,稳定时间3.0/11.8min。最大拉伸阻力-/410EU,拉伸面积-/83cm2,为中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9.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74%,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72.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68%,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41.3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9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5-25日,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7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高肥水条件下注意控制播量以防倒伏,中后期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12、安科1907

      申 请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人:万映秀、张平治、曹文昕、张琪琪、李炎、刘方方、李耀

      品种来源:中麦875/09ELT158经系谱法选育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0.3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2天。幼苗半匍匐,叶片浅绿色、大小适中,分蘖成穗率高。株高81.1cm,株型半紧凑,旗叶宽短、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弹性较好,茎秆蜡质轻,落黄及熟相较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半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3.9/43.7万,穗粒数36.1/36.5粒,千粒重45.0/44.5克。2021-2022/2022-2023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抗/中抗白粉病;感/中感纹枯病。2021-2022/2022-2023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4/803g/L,粗蛋白(干基)14.74/14.07%,湿面筋(以14%水分计)32.2/33.7%,吸水量60.1/60.3mL/100g,稳定时间10.2/5.0min,最大拉伸阻力502/-EU,拉伸面积101/-cm2,为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61.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79%,极显著。2022-2023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48.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35%,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41.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08%。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0-25日,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7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13、皖西麦0791

      申 请 者: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 种 人:姜文武、胡凤灵、时萍、李志坤、孙云开

      品种来源:扬麦9号/皖麦24

      特征特性:属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1天,与对照扬麦20熟期相当。幼苗半直立,株型较松散,分蘖力成穗率较好;较整齐,平均株高84.9厘米。纺锤型穗,白壳,长芒,红粒,籽粒较饱满,半角质;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2.6/34.0万,穗粒数40.8/37.9粒,千粒重37.4/41.6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39/792g/L,粗蛋白(干基)13.36/11.74%,湿面筋(以14%水分计)25.6/21.9%,吸水量49.9/54.0mL/100g,稳定时间1.7/7.4min,最大拉伸阻力-/496EU,拉伸面积-/72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13.19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6.07%,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68.28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6.53%,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76.58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6.2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与密度: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18-20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每亩施纯氮12-16公斤,其中底肥70%,追肥30%。每亩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6-7公斤,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

       

      14、润扬麦1913

      申 请 者:江苏润扬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江苏润扬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人:刘玉金

      品种来源:镇麦9号/宁麦16

      特征特性:属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0.6天,与对照扬麦20熟期相当。幼苗半直立,株型较松散,分蘖力成穗率中等;较整齐,平均株高82.2厘米。纺锤型穗,白壳,长芒,红粒,籽粒较饱满,半角质;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0.0/31.4万,穗粒数37/36.8粒,千粒重42.1/44.6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抗/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66/818g/L,粗蛋白(干基)15.19/12.02%,湿面筋(以14%水分计)30.2/25.3%,吸水量58.3/55.0mL/100g,稳定时间18.5/9.4min,最大拉伸阻力492/534EU,拉伸面积127/91cm2,为中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387.42千克,较对照扬麦20减产0.55%,不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56.52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3.88%,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75.74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5.7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与密度: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18-20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每亩施纯氮12-16公斤,其中底肥70%,追肥30%。每亩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6-7公斤,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

       

      15、涡麦229

      申 请 者: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徽金谷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黄成、冯斌、刘利、鹿金诚、戚从清、赵海丽、李振丽、任文博

      品种来源:许农5号/矮抗58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5.1天,与对照济麦22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好,叶片淡绿色、较宽长,分蘖力强,成穗率差。株高92.5cm,株型较紧凑,旗叶较宽大、斜挺,穗层整齐度一般,茎秆有蜡粉,落黄及熟相中等。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7.0/40.4万,穗粒数36.5/34.2粒,千粒重44.1/44.1克。2019-2020/2020-2021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高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19-2020/2020-2021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31/808g/L,粗蛋白(干基)14.41/13.67%,湿面筋(以14%水分计)29.7/28.5%,吸水量56.0/55.1mL/100g,稳定时间13.1/7.7min。最大拉伸阻力421/367EU,拉伸面积70/61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39.2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92%,不显著。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4.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88%,极显著。2021-2022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73.6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8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5-25日,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16、农麦716

      申 请 者: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育 种 者: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育 种 人:周桃华、徐茂林、张海鹏、苏艳斌

      品种来源:(皖麦38/偃展4110)F1/良星66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4.3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天。幼苗直立、长势壮,叶片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一般。株高93.3cm,株型半紧凑,旗叶短小、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蜡粉较重,落黄及熟相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8.2/40.5万,穗粒数35.3/30.4粒,千粒重46.0/46.6克。2019-2020/2020-2021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抗/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19-2020/2020-2021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6/808g/L,粗蛋白(干基)14.99/13.67%,湿面筋(以14%水分计)36.0/31.9%,吸水量62.6/57.5mL/100g,稳定时间8.7/6.2min。最大拉伸阻力346/-EU,拉伸面积76/-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41.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33%,不显著。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42.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48%,显著。2021-2022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63.9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66%。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中下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7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中后期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等病虫草害的防治。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17、农研666

      申 请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房春兴、朱万里

      品种来源:周麦28/良星66//淮麦33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3.3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4天。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叶片较宽长、绿色,分蘖成穗率一般。株高84.8cm,株型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度一般,茎秆有蜡质,落黄及熟相一般。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0.9/41.8万,穗粒数35.1/40.6粒,千粒重43.7/43.2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0/837g/L,粗蛋白(干基)14.94/13.51%,湿面筋(以14%水分计)33.8/31.5%,吸水量57.2/59.9mL/100g,稳定时间9.8/7.2min,最大拉伸阻力448/379EU,拉伸面积97/74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65.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8.05%,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82.8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8.40%,极显著。2021-2022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72.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6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18、皖垦麦66(参试名称:皖垦麦1805)

      申 请 者: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人:王永玖、张慧、张亮、徐仲伟、杨士侠、高书红、褚德凤、邵志芬

      品种来源:才智9888/皖麦50//济麦22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3.7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0.9天。幼苗半匍匐,叶片浅绿色、大小适中,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80.0cm,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有蜡质,落黄及熟相中等。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2.0/45.0万,穗粒数32.9/39.7粒,千粒重44.3/41.9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2/834g/L,粗蛋白(干基)13.61/13.55%,湿面筋(以14%水分计)32.9/31.7%,吸水量58.9/60.7mL/100g,稳定时间3.2/3.5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68.2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7.38%,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73.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86%,极显著。2021-2022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73.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7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0-25日,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19、益科麦19329

      申 请 者: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人:刘跃南、闫启云、周作意、刘良柏、王平信

      品种来源:中麦895/益科麦3号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3.7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0.9天。幼苗半匍匐,叶片浅绿色、大小适中,分蘖成穗率中等。株高85.1cm,株型紧凑,旗叶细长、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蜡质重,落黄及熟相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9.3/43.1万,穗粒数34.3/39.5粒,千粒重45.4/44.2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7/851g/L,粗蛋白(干基)13.47/13.39%,湿面筋(以14%水分计)29.2/28.1%,吸水量57.2/59.9mL/100g,稳定时间9.5/12min。最大拉伸阻力322/380EU,拉伸面积61/60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9.3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70%,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76.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7.32%,极显著。2021-2022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72.2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12%。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0-25日,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7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白粉病、纹枯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20、洁麦159(参试名称:瑞滁麦159)

      申 请 者:滁州瑞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滁州瑞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人:吴宁

      品种来源:宁9-38/镇麦168

      特征特性:属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98.9天,较对照扬麦20早熟1.1天。幼苗直立,株型较松散;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低;株高91.4厘米。纺锤型穗,白壳,长芒,红粒,籽粒较饱满。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0.3/29.9万,穗粒数37.6/36.9粒,千粒重41.7/44.9克。2019-2020/2020-2021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19-2020/2020-2021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3/763g/L,粗蛋白(干基)12.42/14.58%,湿面筋(以14水分计)28.2/33.3%,吸水量54.6/52.9mL/100g,稳定时间2.1/2.5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42.85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7.52%,极显著。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21.36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8.16%,极显著。2021-2022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54.88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6.87%。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与密度: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18-20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每亩施纯氮12-16公斤,其中底肥70%,追肥30%。每亩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6-7公斤,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

       

      21、瑞华麦592

      申 请 者:安徽鲁研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人:夏中华、金彦刚、杨永乐

      品种来源:淮麦18/豫麦34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1.5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0.8天。幼苗匍匐,叶片深绿色,分蘖力高,成穗率一般。株高83.6cm,株型半紧凑,旗叶窄长、卷曲近平展,穗层较整齐,茎秆蜡粉较重,落黄及熟相好。穗纺锤型,长芒,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9.2/44.6万,穗粒数32.5/35.9粒,千粒重42.2/43.9克。2017-2018/2018-2019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抗/中抗白粉病;中感/感纹枯病。2017-2018/2018-2019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4/830g/L,粗蛋白(干基)15.13/14.49%,湿面筋(以14%水分计)34.2/32.7%,吸水量60.1/56.7mL/100g,稳定时间4.7/7.1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85.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10.94%,极显著。2018-2019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33.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47%,极显著。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53.9千克,比对照济麦22增产2.7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与密度:为10月中下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每亩施纯氮14-16公斤,其中底肥70%,追肥30%。每亩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6-7公斤,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22、新农158

      申 请 者: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有限公司

      育 种 人:房春兴、赵永强、沈恩庭、王瑞永、严虎

      品种来源:皖麦38/偃展4110//周麦30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1.7天,与对照济麦22早熟0.2天。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株高84.6cm,株型紧凑,旗叶斜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蜡粉较轻,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1.4/41.5万,穗粒数36.1/38.5粒,千粒重42.8/44.5克。2020-2021/2021-2022年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5/837g/L,粗蛋白(干基)14.74/14.06%,湿面筋(以14%水分计)35.9/31.3%,吸水量59.1/59.2mL/100g,稳定时间2.9/3.1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73.4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55%,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46.9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27%,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2.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78%。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23、爱禾麦6号

      申 请 者:安徽中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中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人:晁林海、孙敏建、李莉、祁浩天、吴媛媛、唐怀坡、武超、房兴志

      品种来源:烟农19/周麦22//百农207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2.3天,比对照济麦22迟熟0.4天。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幼苗长势健壮,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多。株高84.3cm,株型紧凑,旗叶斜上举,穗层整齐,茎秆弹性较好,茎秆腊粉较轻,落黄及熟相较好。穗长方型,长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4.6/45.5万,穗粒数34.6/37.6粒,千粒重43.0/42.4克。2020-2021/2021-2022年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9/830g/L,粗蛋白(干基)14.45/13.99%,湿面筋(以14%水分计)35.6/35.1%,吸水量58.9/62.1mL/100g,稳定时间5.2/7.3min,最大拉伸阻力-/339EU,拉伸面积-/68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83.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1%,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61.2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58%,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3.3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7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24、爱禾麦8号

      申 请 者:安徽中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中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人:晁林海、汪浩、梁杨、王建波、郭静、祁浩天、王瑞永、严虎、唐怀坡

      品种来源:淮麦28/西农822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1.0天,比对照济麦22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幼苗长势健壮,起身较早,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株高89.6cm,株型紧凑,旗叶斜上举,穗层整齐,茎秆弹性较好,茎秆腊粉较轻,落黄及熟相较好。穗长方型,长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2.1/42.0万,穗粒数33.5/37.0粒,千粒重47.9/45.6克。2020-2021/2021-2022年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中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8/845g/L,粗蛋白(干基)14.09/13.02%,湿面筋(以14%水分计)32.5/27.9%,吸水量55.8/59.3mL/100g,稳定时间10.1/14.3min,最大拉伸阻力421/428EU,拉伸面积67/60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79.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54%,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44.6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56%,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18.9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0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25、埇麦1号

      申 请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宿州学院、安徽国科农产品有限公司

      育 种 人:汪艳丽、程立军、王传之、倪爱民、梁杨、李扬眉、禹田、朱刚、井茂海、王召锋、王小雷、张兴桃、马书芳、马兆中、马靖宇、徐文强

      品种来源:淮麦22/周麦28,MAS技术选育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1.6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0.3天,幼苗半匍匐,叶绿色,长势较强,叶片长,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多,株高86.1厘米,茎秆弹性较好,长方形穗,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籽粒饱满。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1.5/42.9万,穗粒数36.2/36.0粒、千粒重43.6/46.3克。2020-2021/2021-2022年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9/827g/L,粗蛋白(干基)13.92/14.10%,湿面筋(以14%水分计)30.7/30.9%,吸水量54.8/54.4mL/100g,稳定时间4.7/6.0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71.8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06%,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54.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49%,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6.3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51%。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26、弘大335

      申 请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弘大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张明建、张晓明、李力

      品种来源:10-4377/邯6172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1.8 天,与对照济麦22熟期相当。幼苗匍匐,叶片淡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 84.2 cm,株型半紧凑,旗叶较短小、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蜡粉较重,熟相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3.6/43.3万,穗粒数33.5/35.8粒,千粒重43.5/46.2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极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1/827g/L,粗蛋白(干基)14.94/14.27%,湿面筋(以14%水分计)38.0/32.6%,吸水量54.6/62.5mL/100g,稳定时间1.9/6.2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73.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49%,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48.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44%,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6.6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56%。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27、淮麦777

      申 请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房春兴、王玉玲、汪秀娟、王灼琛、汪艳丽、徐文强

      品种来源:淮麦35/淮麦33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1.0天,与对照济麦22熟期相当。幼苗匍匐,叶片绿色,长势较强,叶片细长,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高,株高87.4厘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茎秆弹性较好,穗子中等均匀,长方形穗、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籽粒饱满。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2.3/42.7万,穗粒数36.2/38.6粒、千粒重42.1/44.0克。2020-2021/2021-2022年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极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3/825g/L,粗蛋白(干基)14.06/14.23%,湿面筋(以14%水分计)30.1/30.6%,吸水量51.5/56.5mL/100g,稳定时间10.0/5.9min,最大拉伸阻力575/-EU,拉伸面积86/-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78.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39%,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60.2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7.08%,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30.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04%。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28、瑞驰麦1号

      申 请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河南瑞驰种业有限公司、宿州学院

      育 种 人:张耕溥、朱德慧、范厚亚、梁杨、王灼琛、倪爱民、徐文强、马书芳、焦竹清、汪艳丽、王小雷、李扬眉、禹田、朱刚、井茂海、王召锋、王传之、王帅

      品种来源:烟农19/西农822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1.5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0.5天,幼苗半匍匐,叶绿色,长势较强,叶片细长,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高,株高85.8厘米,株型松散,茎秆弹性一般,长方形穗,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籽粒饱满。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4.5/43.0万,穗粒数32.9/37.6粒、千粒重44.3/44.0克。2020-2021/2021-2022年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6/834g/L,粗蛋白(干基)13.68/12.78%,湿面筋(以14%水分计)29.1/27.8%,吸水量55.9/61.0mL/100g,稳定时间10.1/8.9min,最大拉伸阻力553/436EU,拉伸面积97/76cm2,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76.8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14%,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42.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22%,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19.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09 %。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29、绿雨177

      申 请 者: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人:范光发、赵东敏、曹杰、汪珍、范丽君、刘孟云

      品种来源:淮麦18/山农20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1.6天,比对照济麦22早熟0.5天。幼苗半匍匐,叶片淡绿色、长势旺,叶片细长,旗叶上举,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型半紧凑,株高84.1厘米,茎秆弹性好,穗层整齐,长方形穗,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籽粒饱满。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2.6/44.7万,穗粒数34.8/37.3粒,千粒重43.2/43.4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高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5/832g/L,粗蛋白(干基)13.31/13.67%,湿面筋(以14%水分计)28.8/30.1%,吸水量59.2/63.6mL/100g,稳定时间7.2/6.3min。最大拉伸阻力506/-EU,拉伸面积70/-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73.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28%,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54.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11%,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4.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9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30、永民1719

      申 请 者:安徽永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濉溪县永民种业农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安徽永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濉溪县永民种业农作物研究所

      育 种 人:刘悟林、郜锦兰、戚化学、李春景、王兴于、陈少生、杨义法、赵雷、赵鹏、周浩

      品种来源:周麦26/烟农19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1.03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0.4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叶片细长,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一般,亩成穗数偏少。株型紧凑,株高80.1厘米。长芒、白壳、白粒、纺锤型,籽粒角质,籽粒饱满度较饱。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6.1/43.9万,穗粒数40.3/34.6粒,千粒重37.7/43.6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0/804g/L,粗蛋白(干基)14.46/16.50%,湿面筋(以14%水分计)34.6/30.7%,吸水量61.4/63.9mL/100g,稳定时间3.5/11.0min。最大拉伸阻力164/704EU,拉伸面积45/142cm2,为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7.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83%,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44.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2.93%,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16.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31、梦麦3号

      申 请 者: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王奇、王军、李琦、姜怀旺

      品种来源:连9791/烟农19//莱州137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0.7天,与对照济麦22熟期早熟1.6天。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3.9cm,株型半紧凑,旗叶宽长、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蜡粉较轻,熟相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0.8/41.2万,穗粒数34.9/38.2粒,千粒重41.9/40.8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0/803g/L,粗蛋白(干基)14.83/14.38%,湿面筋(以14%水分计)31.1/30.6%,吸水量64.5/64.4mL/100g,稳定时间6.2/14.6min。最大拉伸阻力298/463EU,拉伸面积70/84cm2,为中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69%,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44.2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2.87%,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19.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41%。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32、富瑞麦121

      申 请 者:安徽雨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雨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人:王静、李芳、王玉玲、梁杨、刘勇、刘潜、梁拥政、倪爱华

      品种来源:山农20/淮麦22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1.2天,比对照济麦22早熟1.1天。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壮,叶片绿色,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6.8厘米,株型半紧凑,旗叶宽短、上举,茎秆弹性好,茎秆腊粉较重,穗层整齐度好。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7.0/42.9万,穗粒数34.4/38.6粒,千粒重42.8/42.8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高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77/818g/L,粗蛋白(干基)15.61/14.64%,湿面筋(以14%水分计)33.9/30.4%,吸水量62.6/60.7mL/100g,稳定时间4.9/9.2min。最大拉伸阻力277/513EU,拉伸面积67/74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4.8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27%,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54.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52%,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8.2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94%。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33、皖农156

      申 请 者: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黄建华、沈家成、高景春、于学奎、张道田、罗干、周璇、周玉、蒋博文、张孟孟、代梦雪

      品种来源:(天益科麦5号/中麦895)F1/漯6073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9天,与对照济麦22熟期相当。幼苗半直立,叶片浓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73cm,株型紧凑,旗叶较细小、上举,穗层整齐度好,茎秆蜡粉较重,熟相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5.2/35.5万,穗粒数36.2/42.7粒,千粒重41.2/45.8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高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6/770g/L,粗蛋白(干基)12.53/12.50%,湿面筋(以14%水分计)26.8/24.8%,吸水量57.7/55.1mL/100g,稳定时间5.1/4.8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00.6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30%,不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03.2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04%,不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0.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48%。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34、东昌158

      申 请 者: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人:于学奎、周玉、张宏斌、黄建华、王灼琛、沈家成、罗干、周璇、蒋博文、张孟孟、代梦雪

      品种来源:皖垦麦0901/淮麦28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2.5天,比对照济麦22早熟1.5天。幼苗半直立,叶片淡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5cm,株型紧凑,旗叶较细小、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蜡粉较重,熟相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1.5/42.6万,穗粒数34.2/41.1粒,千粒重38.36/40.9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高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6/770g/L,粗蛋白(干基)12.68/12.63%,湿面筋(以14%水分计)31.1/30.1%,吸水量61.9/57.4mL/100g,稳定时间3.2/3.2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22.4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7.65%,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29.3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7.21%,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7.9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6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35、皖科421

      申 请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人:汪建来、赵莉、何贤芳、刘泽

      品种来源:皖科700/(周麦27/洛麦23)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4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势长势好,苗期叶片偏直立,叶色浓绿。株高88cm,株型紧凑,茎秆弹性较好,蜡杆蜡穗,穗层整齐,落黄好。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2.6/41.4万,穗粒数33.2/37.1粒,千粒重42.3/47.4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33/824g/L,粗蛋白(干基)12.46/13.16%,湿面筋(以14%水分计)27.1/29.2%,吸水量53.8/55.4mL/100g,稳定时间5.8/6.3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17.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36%,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31.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7.83%,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8.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72%。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中下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6-18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36、荃麦157

      申 请 者: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黄建华、张玲、孙敏建、沈家成、王灼琛、罗干、高景春、周玉、周璇、蒋博文、张孟孟、代梦雪

      品种来源:西农822/周麦30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5.5天,比对照济麦22早熟3天。幼苗半直立,叶片浓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3cm,株型紧凑,旗叶中等、上举,穗层整齐度好,茎秆蜡粉较重,熟相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籽粒半角质、白粒、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9.1/40.4万,穗粒数32.9/39.2粒,千粒重40.3/43.1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感赤霉病;高感/中感白粉病;感/中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8/743g/L,粗蛋白(干基)13.82/12.89%,湿面筋(以14%水分计)33.9/30.9%,吸水量63.7/57.8mL/100g,稳定时间2.1/1.7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05.5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24%,不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09.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07%,不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2.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61%。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37、皖科165

      申 请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人:赵莉、汪建来、何贤芳、刘泽

      品种来源:14B386/淮麦25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7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5天。苗匍匐,苗壮,苗期叶片叶色浓绿,大分蘖多,长势稳健。株高88.5cm,株型紧凑,穗多穗匀,茎秆弹性一般,旗叶斜上举,蜡杆蜡穗,落黄好。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0.4/40.3万,穗粒数33.6/39.1粒,千粒重40.9/44.8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57/831g/L,粗蛋白(干基)12.82/10.77%,湿面筋(以14%水分计)30.7/27.1%,吸水量63.4/63.4mL/100g,稳定时间4.9/2.7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21.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80%,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11.9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56%,不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19.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万-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38、扬辐麦25(参试名称:扬辐麦9188)

      申 请 者: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人:于学奎、何震天、王安祥、张容、黄建华、陈士强、王建华、高景春、罗干、王汝琴

      品种来源:(扬辐麦9144//镇麦9号/扬辐麦8004)F1辐选

      特征特性:属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93天,较对照扬麦20早熟0.5天。幼苗直立,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较整齐,平均株高78cm。长方型穗,白壳,长芒,红粒,籽粒饱满,半角质。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4.48/33.3万,穗粒数33.27/37.5粒,千粒重39.7/43.9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4/821g/L,粗蛋白(干基)11.62/13.04%,湿面筋(以14%水分计)24.3/32.3%,吸水量61.0/59.6mL/100g,稳定时间5.1/11.4min,最大拉伸阻力-/687EU,拉伸面积-/140cm2,为中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29.9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5.50%,不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78.1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6.99%,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70.9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6.9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18-20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

       

      39、东昌153

      申 请 者: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人:黄建华、罗干、陈金莉、高景春、沈家成、周玉、蒋博文、张孟孟、代梦雪、王安祥、周璇

      品种来源:皖农6006/扬麦13

      特征特性:属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93天,较对照扬麦20早熟0.5天。幼苗直立,株型较松散。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较整齐,平均株高78cm。长方型穗,白壳,长芒,红粒,籽粒饱满,半角质。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2.61/32.2万,穗粒数38.62/39.2粒,千粒重40.48/42.6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抗/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9/804g/L,粗蛋白(干基)11.81/12.63%,湿面筋(以14%水分计)26.6/29.2%,吸水量60.4/56.8mL/100g,稳定时间4.7/9.7min,最大拉伸阻力-/579EU,拉伸面积-/115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33.7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6.31%,不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68.8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4.91%,不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72.6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7.2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18-20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

       

      40、皖科180

      申 请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人:何贤芳、汪建来、赵莉、刘泽

      品种来源:扬麦14/扬03G12

      特征特性:属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93.5天,与对照扬麦20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较强,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78.5cm,株型较松散,绿穗绿叶,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长方型穗,长芒,红粒,籽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3.0/35.1万,穗粒数37.7/38.5粒,千粒重40.9/45.6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抗/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9/777g/L,粗蛋白(干基)14.13/15.37%,湿面筋(以14%水分计)28.2/31.5%,吸水量57.7/54.8mL/100g,稳定时间5.0/4.7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22.7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3.18%,不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74.4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6.15%,显著。2021-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68.6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6.38%。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14-16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

       

      41、皖科125(参试名称:华安825)

      申 请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人:汪建来、赵莉、何贤芳、刘泽

      品种来源:扬麦14/扬麦18

      特征特性:属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1.7天,与对照扬麦20熟期相当。幼苗直立,苗势较强,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株高85.5cm,株型略松散,齐穗后封行,茎秆被少量蜡粉,穗层整齐,熟相较好。长方型穗,长芒,红粒,籽饱满度较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34.3/33.2万,穗粒数33.3/34.0粒,千粒重42.7/44.1克。2018-2019/2019-2020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抗/高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18-2019/2019-2020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6/796g/L,粗蛋白(干基)14.29/13.03%,湿面筋(以14%水分计)30.4/27.5%,吸水量55.1/53.2mL/100g,稳定时间9.6/4.9min,最大拉伸阻力604/-EU,拉伸面积110/-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16.3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5.94%,极显著。2019-2020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26.7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3.32%,不显著。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28.3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5.12%。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14-16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

       

      42、蒙丰258(参试名称:丰优258)

      申 请 者:安徽丰硕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丰硕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李琦、魏宏伟、乔玉强、卢松玲、吴勇、时兴华

      品种来源:皖麦38/中科9818//烟农19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7.2天,比对照济麦22迟熟0.6天。幼苗半匍匐,叶片淡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中等。株高84.4cm,株型半紧凑,旗叶较宽、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蜡粉较重,熟相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白粒、饱满度好。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1.0/35.2万,穗粒数35.8/49.8粒,千粒重42.5/48.6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高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0/823g/L,粗蛋白(干基)14.59/13.08%,湿面筋(以14%水分计)32.9 /29.4%,吸水量63.3/63.7mL/100g,稳定时间6.5/3.4min。最大拉伸阻力284/140EU,拉伸面积53/28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22.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11%,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56.6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53%,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85.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3.8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43、徽麦9号

      申 请 者: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刘兆明、毕公中、孙有福、储南山、张月林

      品种来源:绵麦285/郑麦9023

      特征特性:属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99.1天,较对照扬麦20早熟1.0天。幼苗直立,株型较紧凑。分蘖力一般,成穗率较好。较整齐,平均株高84.9cm。纺锤型穗,白壳,长芒,红粒,籽粒较饱满,半角质。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26.9/28.9万,穗粒数37.0/37.0粒,千粒重41.8/44.4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中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80/834g/L,粗蛋白(干基)15.83/14.39%,湿面筋(以14%水分计)31.1/30.7%,吸水量55.2/57.1mL/100g,稳定时间8.6/2.2min,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375.5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2.87%,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37.3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4.33%,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73.8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4.1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每亩15-16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3.注意防止拔节期干旱影响分蘖。4.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

       

      44、航选168

      申 请 者:合肥知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合肥知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育 种 人:左家存

      品种来源:宁麦16/宁麦9号

      特征特性:属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98.4天,较对照扬麦20早熟1.6天。幼苗半直立,株型较松散。分蘖力一般,成穗率较好。较整齐,平均株高84.5cm。纺锤型穗,白壳,长芒,红粒,籽粒较饱满,粉质。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27.1/28.7万,穗粒数36.1/36.7粒,千粒重40.7/43.9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赤霉病;中感/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9/833g/L,粗蛋白(干基)15.55/13.17%,湿面筋(以14%水分计)32.1/28.6%,吸水量54.3/56.7mL/100g,稳定时间3.5/9.2min。最大拉伸阻力268/576EU,拉伸面积72/114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375.6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2.90%,极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35.5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3.90%,极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80.5千克,较对照扬麦20增产5.6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18-20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

       

      45、徐麦189

      申 请 者:安徽天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淮北市三丰肥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天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中农科芯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人:林曙东、王利娜、信超

      品种来源:徐麦30//山农20/皖麦203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9.8天,较对照济麦22早1.5天。幼苗半匍匐,叶色绿,株型紧凑,旗叶上冲,茎秆披有蜡粉。株高71.8cm,纺锤型穗,短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籽粒饱满。两年区域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4.0/44.1万,穗粒数32.2/40.9粒,千粒重43.4/41.7克。2020-2021/2021-2022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感/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6/794g/L,粗蛋白(干基)14.05/13.78%,湿面筋(以14%水分计)32.6/30.3%,吸水量57.2/57.2mL/100g,稳定时间4/7.5min。最大拉伸阻力-/360EU,拉伸面积-/73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48.0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8%,显著。2021-2022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68.64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5.3%,显著。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14.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0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46、稷麦8号

      申 请 者:安徽爱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育 种 人:奚亚军、晁漫宁、祁皓天、刘曙东、王竹林、孙凤丽、张超、李宏斌、尹光

      品种来源:ZHW/N1206

      特征特性:特殊类型彩色小麦,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1.3天,比对照济麦22早熟0.4天。幼苗匍匐,叶片淡绿色、幼苗长势健壮,起身较早,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2.5cm,株型半紧凑,旗叶微下披,穗层整齐,茎秆弹性中等,茎秆蜡粉较轻,落黄及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半角质,紫色粒,饱满度较好。两年生产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3.1/46.8万,穗粒数33.5/35.6粒,千粒重42.4/41.6克。2020-2021/2021-2022年抗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感赤霉病;中感/高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2020-2021/2021-202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45/808g/L,粗蛋白(干基)16.19/15.02%,湿面筋(以14%水分计)36.0/32.3%,吸水量64.1/62.4mL/100g,稳定时间5.1/15.2min,最大拉伸阻力-/370EU,拉伸面积-/71cm2,为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58.9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1.05%。2021-2022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1.7千克,较对照济麦22减产0.31%。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10-25日,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8-10千克,其中氮肥70%作底肥,30%作拔节肥,磷、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纹枯病、赤霉病及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47、皖垦软麦2号(参试名称:安农306)

      申 请 者:安徽农业大学

      育 种 者: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人:卢杰、马传喜、邵辉、司红起、常成、张海萍、陈璨

      品种来源:淮麦0705/徽研22

      特征特性:特殊类型软质小麦,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7.6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0.9天。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大小适中,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81cm,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度较好,茎秆蜡粉重,熟相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半角质、白粒、饱满度好。两年生产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3.0/39.6万,穗粒数38.5/36.8粒,千粒重46.4/46.6克。2021-2022/2022-2023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抗/中感白粉病;感/感纹枯病;中抗/中抗穗发芽。2021-2022/2022-2023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0/802g/L,粗蛋白(干基)14.12/13.2%,湿面筋(以14%水分计)30.7/27.9%,吸水量53.3/56.8mL/100g,稳定时间5.7/2.4min。最大拉伸阻力354/180EU,拉伸面积92/44cm2,籽粒硬度指数49/48,粉质率75/60%。

      产量表现:2021-2022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51.1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2.84%,较对照荃麦725增产2.6%。2022-2023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10.4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4.84%,较对照荃麦725增产6.5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48、皖垦软麦8号(参试名称:安科2009)

      申 请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人:曹文昕、张平治、万映秀、张琪琪、李炎、刘方方、李耀

      品种来源:AGY11/09LELT164

      特征特性:特殊类型软质小麦,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7.0天,较对照济麦22早熟1.1天,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较宽,分蘖力较好,成穗率中等。株高79.1cm,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宽、上举,穗层整齐度好,茎秆有蜡质,落黄及熟相较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粉质、白粒,饱满度好。两年生产试验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6.3/42.2万,穗粒数36.9/37.4粒,千粒重43.0/41.0克。2021-2022/2022-2023年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中抗/中抗白粉病;感/感纹枯病;中抗/中抗穗发芽。2021-2022/2022-2023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40/803g/L,粗蛋白(干基)13.39/14.10%,湿面筋(以14%水分计)25.7/30.4%,吸水量54.8/58.3mL/100g,稳定时间16.3/4.3min。最大拉伸阻力737/215EU,拉伸面积128/46cm2,籽粒硬度指数56/48,粉质率74/46%。

      产量表现:2021-2022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76.4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84%,较对照荃麦725增产6.59%。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21.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68%,较对照荃麦725增产8.4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与密度:为10月上中旬,每亩16-18万基本苗。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在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70%,追肥30%。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草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来源: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