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定编号:甘审油2009002
品种名称:秦杂油3号
引进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啤酒原料研究所
品种来源:引进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的双低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其组合为:雄性不育系陕3 A×雄性不育恢复系春K101。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春性、“双低”三系杂交种。在春油菜区生育期121天,株高162厘米,分枝部位73.45厘米,总分枝57个,结角密度0.82,全株有效结角数158.8个,角果长7.62厘米,角粒数31.2,千粒重3.05克,单株生产力14.49克,籽粒黑褐色。含油率45.8%,芥酸含量0.09%,硫苷6.86微摩尔/克,田间成株期菌核病发病率8.0%。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省区试,两年12点次10点增产平均亩产254.15公斤,较对照陇油5号增产16.1%。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44.53公斤,较对照陇油5号增产11.7%。
栽培要点:适期早播,中部高寒区三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河西地区4月上旬播种为宜。中部高寒区亩保苗2.5-3.0万株,河西地区保苗3.5-4.0万株。亩播量0.75公斤,播深2-3厘米。田间2-3片真叶间苗,4-5片真叶定苗。
适宜范围:适宜于甘肃河西冷凉灌区、洮岷阴湿区种植。
(2)审定编号:甘审油2009003
品种名称:天油7号
选育单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白菜型冬油菜延油2号为母本,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青油14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9852-1-1。
特征特性:属白菜型冬油菜,幼苗叶色深绿色,匍匐生长,叶片椭圆型,有剌毛。主根粗壮,侧根发达,长势强,整齐。花色淡黄,花期长,分枝数多,结角密,角果斜生,果柄长,籽粒褐色。平均株高119.5厘米,分枝部位33.8厘米,分枝数7.8个,单株角果数204.5个,角粒数22.5粒,千粒重3.1克,单株产量6.4克。田间霜霉病发病率5.9%,菌核病发病率0.6%。硫苷含量33.86微摩尔/克,芥酸含量43.77%,含油率41.91%。
产量表现:2004-2007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8.4公斤,较对照天油1号增产11.16%。2005-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0.2公斤,较对照增产7.7%。
栽培要点:适时播种,川水区8月25日-9月5日,半山区8月10日-20日,高山区8月5日-15日抢墒播种,亩留苗川水地1.8-2.5万株,山旱地2.0-3.0万株为宜。出苗后3-5片时定苗。主要防治苗期白菜蝇,返青后防治菜青虫、茎蟓甲,角果期的蚜虫。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东部和中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种植。
(3) 审定编号:甘审油2009004
品种名称:陇油7号
选育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以陈家咀冬油菜为母本,天油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MXW-1。
特征特性:白菜型冬油菜,生育期288-295天,苗期匍匐生长,叶片较小,叶色深绿,花芽分化迟,冬前不现蕾,组织紧密,苔茎叶全抱茎。生长发育缓慢,枯叶期早,抗寒性强,越冬率80.0%以上。株高113.5厘米,分枝部位14.8,有效分枝数为14.0,主花序有效长度41.0厘米,主花序有效结角数49.8个,全株有效结角数295.6个,角粒数20.6粒,角果长度5.2厘米,千粒重3.1克。种子黑色,单株生产力13.5克,为晚熟品种。含油率43.72%,芥酸含量46.99%,硫苷含量17.6微摩尔/克。
产量表现:2005-2007年参加省内多点试验,两年平均亩产204.11公斤,较对照天油2号增产38.69%。2005-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3.95公斤,较对照增产22.63%。
栽培要点:一般河西地区以8月中、下旬播种为宜(不得晚于8月23日),河东地区以9月上旬播种为宜。出苗后及时间苗,3-4片真叶时定苗,定植群体密度4万株/亩左右为宜。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中部的靖远、临夏、临洮、榆中、永登及河西地区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种植。
(4)、审定编号:甘审油2009005
品种名称:棉油20
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自育核三系不育系棉11MA-1与自育恢复系棉恢9R配制的双低核三系杂交组合,原代号绵杂04-02。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中熟核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生育期114天。苗期半直立,叶片绿色,花黄色粉充足。株高160.1厘米,单株角果211.3个,每角24.3粒,千粒重3.9克。含油率44.1%,芥酸1.11%,硫苷6.68微摩尔/克。田间成熟期菌核病发病率为3%,表现抗菌核病。
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参加甘肃省春油菜区试平均亩产264.87公斤,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21.40%。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49.54公斤,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13.99%。
栽培要点:适当早播有利于发挥其增产潜力。
适宜范围:适宜在甘肃西南部低海拔(2500米以下)有灌溉条件的春油菜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