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名称:新单28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01
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新328为母本,自选系P12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3天。株型松散,全株总叶片数20-21片,株高296cm,穗位高120cm;叶色深绿,叶鞘微红,第一叶尖端卵圆形;雄穗分枝9?13个,雄穗颖片微红,花药黄,花丝青绿;果穗筒型,穗长20?25cm,穗粗5.0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8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30g,出籽率89.5%。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11.1%);中抗大斑病(5级)、小斑病(5级);感弯孢菌叶斑病(7级)、瘤黑粉病(病株率16.7%)、茎腐病(病株率35%)、玉米螟(7.6级)。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0.13%,粗脂肪4.08%,粗淀粉73.84%,赖氨酸0.30%,容重716g/L。
产量表现:2003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3000株/亩一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444.5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6.7%,差异不显著,居16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4年续试,10点汇总,平均亩产540.9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9.9%,达极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4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0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590.5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4.0%,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5月25日-6月10日播种,密度3000?3300株/亩。
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苗期注意防止蓟马、蚜虫、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虫。
3、适时收获: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子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2、品种名称:天泰60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02
选育单位:山东省平邑县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pc60为母本,自选系pcH4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2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数21片,株高287cm,穗位高123cm;第一叶尖端圆到匙形,第四叶叶缘绿色,幼苗叶鞘紫色;雄穗分枝数较多,雄穗颖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7.3cm,穗粗5.3cm,穗行数17行,行粒数38.9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00.1g,出籽率86.7%。
抗性鉴定:2004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0.0%);抗大斑病(3级)、茎腐病(病株率6.5%)、瘤黑粉病(病株率3.4%);中抗弯孢菌叶斑病(5级)、玉米螟(6.0级);感小斑病(7级)。
品质分析:200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0.58%,粗脂肪4.92%,粗淀粉70.22%,赖氨酸0.29%,容重746g/L。
产量表现: 2003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3000株/亩二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470.5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1.1%,达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4年续试,8点汇总,平均亩产519.5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5.5%,达极显著差异,居15个参试品种第4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0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585.5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3.0%,居9个参试品种第2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密度:适宜密度3000株/亩。
2、田间管理:播种时施足种肥,足墒播种;施肥要氮磷钾配合;注意苗期蹲苗;及时防治螟蚜虫。
3、适时收获:适当晚收(果穗苞叶发黄后5-7天),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3、品种名称:泰玉十一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03
选育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农星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泰039系为母本,自选系泰09系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3天。株型紧凑,成株叶片数20片,茎粗2.4cm,株高280cm,穗位高110cm;幼苗绿色,叶鞘紫色,第四叶片叶缘紫色;雄穗分枝发达,护颖绿带紫色,花药浅红色,花丝深红色;果穗筒形,穗长25cm左右,穗粗5.5cm左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7.9;穗轴红色,黄白粒,马齿型,千粒重365g,出粒率88%。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3.3%);抗小斑病(3级)、弯孢菌叶斑病(3级);中抗大斑病(5级)、茎腐病(病株率12.2%)、瘤黑粉病(病株率5.6%);感玉米螟(7.8级)。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0.45%,粗脂肪4.71%,粗淀粉73.29%,赖氨酸0.29%,容重750g/L。
产量表现: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3000株/亩一组),10点汇总,平均亩产538.7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9.4%,达极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5位;2005年续试(3500株/亩三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580.3kg,比对照浚单18增产4.1%,居18个参试品种第4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0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单产580.9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2.1%,居9个参试品种第3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密度:适宜种植密度3000-3500株/亩。
2、田间管理:轻施苗肥,重施穗肥,充分发挥该品种穗大粒多的增产潜力;注意防治粘虫、玉米螟及蚜虫等虫害。
4、品种名称:联创2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04
选育单位:河南省中科华泰玉米研究所
河南科泰种业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华泰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CT79为母本,自选系CT28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7-99天。株型半紧凑,成株叶片数21片,株高304-308cm,穗位高128-134cm;雄穗侧枝轻度弯曲,雄穗颖片淡紫色,花药淡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中间型,果穗长20cm左右,果穗粗5.3-5.5cm;穗行数18-20行,行粒数35-39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276g,出籽率84%。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3级)、瘤黑粉病(病株率4.3%)、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11.1%);中抗玉米小斑病(5级);感弯孢菌叶斑病(7级)、茎腐病(病株率34.8%);高感玉米螟(9.0级)。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0.34%,粗脂肪4.41%,粗淀粉72.77%,赖氨酸0.32%,容重742g/L。
产量表现: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3000株/亩一组),10点汇总,平均亩产546.1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0.9%,差异达极显著,居17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5年续试(3500株/亩三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610.1kg,比对照浚单18增产9.5%,差异达显著,居18个参试品种第1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30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578.6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1.7%,居9个参试品种第4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5月下旬麦垄套种或6月上、中旬麦后足墒播种;适宜密度3000-3500株/亩。
2、田间管理:高产田增施磷肥、钾肥和锌肥。
5、品种名称:郑单034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05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外引系K12为母本,自选系H0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3天左右。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数20片,株高270cm左右,穗位高120cm左右;第一叶尖端椭圆形,第四叶叶缘紫色,幼苗叶鞘紫红色;雄穗分枝15个左右,雄穗颖片绿色,花药浅紫红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0cm,穗粗5.1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5粒左右;穗轴红色,籽粒纯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336g,出籽率87.0%。
抗性鉴定:2004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病株率0.0%)、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0.0%);中抗小斑病(5级)、大斑病(5级)、茎腐病(病株率24.0%);感弯苞菌叶斑病(7级);高感玉米螟(9.0级)。
品质分析:200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1.29%,粗脂肪3.36%,粗淀粉73.55%,赖氨酸0.27%,容重794g/L。
产量表现:2003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3000株/亩一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466.5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0.1%,达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6位;2004年续试(3000株/二组),10点汇总,平均亩产478.4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6.4%,居17个参试品种第9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0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573.8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0.8%,居9个参试品种第5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密度和方式:适宜密度3000株/亩;宽窄行种植时,一般宽行84cm,窄行50cm,株距33cm;等行距种植时行距67cm,株距33cm。
2、田间管理: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肥和钾肥,高产田要施锌肥;水肥管理上注意前控后促。
6、品种名称:郑单23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06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郑38为母本,自选系郑3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1天。植株半紧凑,全株叶片数19-21片,穗上叶与茎夹角中,株高290cm,穗位高125cm;幼苗叶鞘紫色,叶尖圆形,叶片边缘紫红;雄穗发达,分枝中等,外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果穗长18.6cm,穗粗5.3cm,穗行数16.2行,行粒42.4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342.9g,出籽率88.9%。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弯孢菌叶斑病(1.0级);抗瘤黑粉病(病株率4.5 %);中抗小斑病(5.0级)、茎腐病(病株率14.9%)、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21.43%);感大斑病(7.0级)、玉米螟(8.8级)。
品质分析:200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0.39%,粗脂肪4.19%,粗淀粉71.70%,赖氨酸0.28%,容重747g/L。
产量表现:2003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3000株/亩一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467.6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2.3%,达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4年续试,10点汇总,平均亩产551.9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2.1%,达极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2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 试验(30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558.9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7.9%,居9个参试品种第6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5月下旬麦垄点种或6月10日前趁墒播种;一般中等肥力密度以3000 株/亩,上中等肥力以3200株/亩为宜。
2、田间管理:苗期可增施磷钾肥,拔节期重施氮肥,灌浆期补施氮肥,在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4、适时收获:籽粒乳腺消失后收获(果穗苞叶发黄后5-7天),以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
7、品种名称:博优989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07
选育单位:河南省博大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BY1101为母本,自选系BY103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2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数21片,株高270cm,穗位高120cm;第一叶尖端圆形,第四叶叶缘紫色,幼苗叶鞘紫色;雄穗分枝数较多,雄穗颖片绿色,花药青黄色,花丝青黄色;果穗筒型,穗长18cm,穗粗5.3cm,穗行数16.9行,行粒数37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21.7g,出籽率84.9%。
抗性鉴定:2004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1级)、大斑病(1级)、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0%);中抗瘤黑粉病(病株率5.6%)、玉米螟(6.9级);感弯孢菌叶斑病(7级)、茎腐病(病株率38.2%),
品质分析:200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0.18%,粗脂肪4.87%,粗淀粉71.82%,赖氨酸0.30%,容重722g/L。
产量表现:2003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3000株/亩一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454.2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7.2%,差异不显著,居16个参试品种第7位;2004年续试,10点汇总,平均亩产516.4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4.8%,达极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5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0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558.3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7.8%,居9个参试品种第7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5月下旬麦垄点种和麦后直播,适宜密度3200-3800株/亩。
2、田间管理:苗期控制水肥蹲苗,重施穗肥;大喇叭口期采用呋喃丹颗粒丢入心叶,防治玉米螟。
8、品种名称:桥玉一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08
选育单位:河南省利奇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GN487为母本,自选系GN72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数20片,株高252?268cm,穗位高112?120cm;幼苗叶鞘紫色,叶尖圆形,叶色淡绿;雄穗分枝中等,外颖绿色略带紫,花药黄色,花丝黄色;果穗筒型,穗长17.4?19.2cm,穗粗5.1?5.3cm,穗行数15.0?16.4行,行粒数39.8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10.0?338.0g,出籽率89.9%。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1级)、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0.0%);中抗小斑病(5级)、弯孢菌叶斑病(5级);感茎腐病(病株率33.3%)、瘤黑粉病(病株率13.0%);高感玉米螟(9.0级)。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0.61%,粗脂肪4.91%,粗淀粉72.18%,赖氨酸0.31%,容重756g/L。
产量表现: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3000株/亩二组),10点汇总,平均亩产537.7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9.2%,差异达极显著,居17个参试品种第6位;2005年续试(3500株/亩三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589.1kg,比对照浚单18增产5.7%,差异不显著,居18个参试品种第3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000株/亩组),8点汇总,平均单产546.7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5.5%,居9个参试品种第8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 种植密度和方式:适宜密度3000?3800株/亩;采用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等行距种植行距65cm,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50cm。
2、 田间管理:注意播种质量,及时间、定苗和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
3、适时收获:活杆成熟,叶片功能期长,籽粒乳腺消失后收获(果穗苞叶发黄后5?7天),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9、品种名称:洛玉5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09
选育单位: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ZK04-1为母本,自选系ZK02-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8-100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数20片,株高267-282cm,穗位高122cm;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第四叶叶缘绿色,幼苗叶鞘紫色;雄穗分枝数中等,雄穗颖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圆筒型,穗长16.8-17.9cm,穗粗5.4cm,穗行数16.0行,行粒数34.9行;穗轴白色,黄白粒,硬粒型,千粒重356.7g,出籽率88.1%。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弯孢菌叶斑病(3级)、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8.7%);中抗茎腐病(病株率22.7%)、玉米螟(5.6级);感大斑病(7级)、小斑病(7级)、瘤黑粉病(病株率21.1%)。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2.07%,粗脂肪5.00%,粗淀粉70.49%,赖氨酸0.29%,容重781g/L。
产量表现: 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二组),10点汇总,平均亩产558.6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4.4%,达极显著差异,居19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5年续试(3500株/亩二组),10点汇总,平均亩产665.3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7.5%,达极显著差异,居18个参试品种第1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605.3kg,比对照浚单18增产13.1%,居5个参试品种第1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密度和方式:适宜密度3500株/亩;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90cm,窄行40cm。
2、田间管理:苗期注意蹲苗,应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并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
3、适时收获:活秆成熟,叶片功能期长,籽粒乳线消失后收获(果穗苞叶发黄后5-7天),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10、品种名称:圣瑞16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10
选育单位:郑州圣瑞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SRY8为母本,自选系SRY1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0天。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20片,株高279cm,穗位高126cm;第一叶尖端圆形,第四叶叶缘绿色,幼苗叶鞘紫色;雄穗分枝数较少,雄穗颖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6.2cm,穗粗5.0cm,穗行数15行,行粒数33.5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29.6g,出籽率87.2%。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病株率2.5%)、瘤黑粉病(病株率0.0%)、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4.6%);抗小斑病(3级);中抗大斑病(5级)、弯孢菌叶斑病(5级)、玉米螟(6.6级)。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0.34%,粗脂肪4.97%,粗淀粉71.45%,赖氨酸0.30%,容重768g/L。
产量表现: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一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515.3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3%,达显著差异,居19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5年续试,10点汇总,平均亩产582.1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8%,达极显著差异,居18个参试品种第6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595.8kg,比对照浚单18增产11.4%,居5个参试品种第2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密度和方式:适宜密度3500株/亩;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90cm,窄行40cm。
2、田间管理:施肥要氮磷钾配合,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
3、适时收获:活杆成熟,适期晚收(果穗苞叶发黄后5-7天),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11、品种名称:泛玉5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11
选育单位: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泛10为母本,自选系DS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1天。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20片,株高254.7cm,穗位高123.0cm;第一叶尖端圆形,第四叶叶缘紫色,幼苗叶鞘紫色;雄穗分枝数较多,雄穗颖片浅紫色,花药黄色,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2cm,穗粗5.2cm,穗行数16.8行,行粒数37.1粒;穗轴白色,黄粒,半硬粒型,千粒重309.9g,出籽率88%。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1级);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8.0%);中抗大斑病(5级)、弯孢菌叶斑病(5级);感茎腐病(病株率31.3%)、瘤黑粉病(病株率18.2%)、玉米螟(8.7级)。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0.44%,粗脂肪4.90%,粗淀粉72.94%,赖氨酸0.31%,容重761g/L。
产量表现: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二组),10点汇总,平均亩产553.2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3%,达极显著差异,居19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5年续试,10点汇总,平均亩产598.2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7%,差异不显著,居18个参试品种第9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单产576.9kg,比对照浚单18增产7.8%,居5个参试品种第3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密度:一般每亩留苗3500-4000株左右,肥水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可增加到4500株/亩。
2、田间管理:足墒下种,确保全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30-40kg;及时进行药剂灌心防治玉米螟。
3、适时收获:活秆成熟,叶片功能期长,在籽粒乳线消失后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12、品种名称:金博士658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12
选育单位:河南金博士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J98-1作母本,自选系J005作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为95天。株型半紧凑,成株叶片数19-20片,株高270cm,穗位高110cm;第一叶尖端圆形,第四叶叶缘紫色,幼苗叶鞘紫色;雄穗分枝数中等,花药颜色为黄色,花丝颜色为绿色;穗型为锥型,穗长20.1cm,穗粗4.92cm,穗行数13.8行,行粒数38.1粒;穗轴白色,黄白粒,半马齿型,千粒重336g,出籽率 86 %。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病株率0.0%);中抗玉米小斑病(5级)、玉米大斑病(5级)、弯孢霉叶斑病(5级)、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20%);感玉米螟(7.3级);高感茎腐病(病株率50%)。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1.51%,粗脂肪4.17%,粗淀粉72.78%,赖氨酸0.32%,容重736g/L。
产量表现: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二组),10点汇总,平均亩产530.8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7%,达显著差异,居19个参试品种第5位;2005年续试,10点汇总,平均亩产607.0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2%,达显著差异,居18个参试品种第6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570.0kg,比对照种浚单18增产 6.5%,居5个参试品种第4位。
适应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5月下旬麦垄套种和麦后直播,麦后直播在6月10日前为宜;适宜密度3500株/亩,高肥水地块不超过4000株/亩。
2、田间管理:苗期注意蹲苗;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并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
13、品种名称:洛玉4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13
选育单位: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ZK01-5为母本,自选系ZK02-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8天左右。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21片,株高250cm,穗位高100cm;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第四叶叶缘绿色,幼苗叶鞘浅紫色;雄穗分枝数中,雄穗颖片浅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淡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5.6-17.4cm,穗粗5.3cm,穗行数15.4,行粒数33.9;穗轴白色,黄白粒,半马齿型,千粒重348.5g,出籽率90.1%。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3.7%);中抗小斑病(5级)、大斑病(5级)、茎腐病(病株率23.5%);感瘤黑粉病(病株率31.3%)、弯孢菌叶斑病(7级)、玉米螟(7.7级)。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9.85%,粗脂肪4.59%,粗淀粉71.24%,赖氨酸0.30%,容重738g/L。
产量表现: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4000株/亩二组),10点汇总,平均亩产562.5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9%,差异不显著,居18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5年续试,8点汇总,平均亩产651.5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4%,达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1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0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633.5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密度和方式:适宜密度4000-4500株/亩;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90cm,窄行40cm。
2、田间管理:苗期注意蹲苗,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并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
3、适时收获:活秆成熟,叶片功能期长,宜籽粒乳线消失后收获(果穗苞叶发黄后5-7天),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14、品种名称:滑丰9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14
选育单位: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HF5213为母本,自选系HFC712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9天。株型紧凑,全株叶片19-20片,株高258cm,穗位高116cm;第一叶尖端卵圆形,第四叶叶缘绿色,幼苗叶鞘紫色;雄穗分枝数中等,雄穗颖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3cm,穗粗5.1cm,穗行数15.4行,行粒数34.7;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千粒重329.4g,出籽率90.2%。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病株率2.9%);抗大斑病(3级);中抗小斑病(5级)、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15.4%);感弯孢菌叶斑病(7级)、瘤黑粉病(病株率27.8%)、玉米螟(7.2级)。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9.26%,粗脂肪4.51%,粗淀粉73.05%,赖氨酸0.30%,容重737g/L。
产量表现: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4000株/亩一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610.5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9%,差异不显著,居18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5年续试,9点汇总,平均亩产661.0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0%,差异不显著,居17个参试品种第3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000株/亩),9点汇总,平均亩产618.7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0%,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密度:适宜密度4000株/亩。
2、田间管理: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减轻瘤黑粉病发生;苗期注意防治蓟马、棉铃虫等害虫;苗期少施肥,大喇叭口期重施肥,同时用辛硫磷颗粒丢心,防治玉米螟。
3、适时收获:籽粒乳腺消失出现黑层后收获,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15、品种名称:豫单998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15
选育单位: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豫82为母本,自选系豫67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2天左右。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20片,株高270-280cm,穗位高120-125cm;幼苗芽鞘色紫色,叶片浓绿;雄穗分枝数10-15个,花丝出时绿色,后变红色,花药黄色;果穗筒型,穗长18cm,穗粗5.1cm,穗行数15.2行,行粒数32-33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出籽率84.0%,千粒重340.0g-352.9g。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病株率0.0%);抗大斑病(3级);中抗小斑病(5级)、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16.0%);感弯孢菌叶斑病(7级)、瘤黑粉病(病株率20%)、玉米螟(8.7级)。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1.27%,粗脂肪4.00%,赖氨酸0.29%,淀粉70.25%,容重768g/L。
产量表现: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4000株/亩一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599.3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居18个参试品种第6位;2005年续试,9点汇总,平均亩产660.7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9%,居16个参试品种第4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0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614.3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2%,居6个参试品种第3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种。适宜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亩。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
2、田间管理:苗期注意蹲苗;并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
3、适时收获:活秆成熟,叶片功能期长,籽粒乳腺消失后收获(果穗苞叶发黄后5-7天),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16、品种名称:金豫6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16
选育单位:河南金豫强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金豫201为母本,金豫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紧凑,成株叶片20片左右,株高220cm,穗位高90cm;第一片叶椭圆形,幼苗叶鞘紫色;果穗园筒型,穗长19cm左右,穗粗4.8cm,穗行数12-14行,行粒数35粒;穗轴红色,籽粒橙黄,硬粒型,千粒重361-365g,出籽率89-89.5%。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0.0%);中抗茎腐病(28.1%)、矮花叶病(26.9%);感小斑病(7级)、大斑病(7级)、弯孢菌叶斑病(7级)、玉米螟(7.5级)。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0.12%,粗脂肪3.52%,粗淀粉74.15%,赖氨酸0.30%,容重768g/L。
产量表现: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4000株/亩一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599.1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差异不显著,居18个参试品种第7位;2005年续试,9点汇总,平均亩产655.3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1%,差异不显著,居16个参试品种第5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000株/亩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609.9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5%,居6个参试品种第4位。
适宜范围: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合麦垄套种或夏直播,6月15日前播种结束。
2、一般地块亩种植密度3800-4000株左右,高肥水地块可增加到4500株。
3、肥水管理以氮为主一促到底,注意配合施入磷钾肥;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注意用呋喃丹防止玉米螟。
17、品种名称:新掖单4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17
选育单位: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系掖单4号改良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5天。株型紧凑,成株叶片数20片,株高259cm,穗位高96cm;果穗园筒形,穗长18.3cm左右,穗粗4.7cm,穗行数14.4行,行粒数33.5粒;穗轴红色,籽粒黄白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57.8g,出籽率89.8%。
在农艺性状上,新掖单4号较掖单4号(株高277cm,穗位高113cm,出籽率86.3%,千粒重295.3g,)相比,株高、穗位高有所降低;出籽率、千粒重提高;植株长势长相等形态性状方面与掖单4号相同。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1级);抗茎腐病(病株率7.3%);中抗大斑病(5级)、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13.2%);感弯孢菌叶斑病(7级)、瘤黑粉病(病株率26.5%);高感玉米螟(9级)。对大、小斑病,青枯病抗性有所提高。
品质分析:200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9.96%,粗脂肪4.19%,粗淀粉73.43%,赖氨酸0.30%,容重760g/L。籽粒蛋白质含量较掖单4号(籽粒粗蛋白9.6%)有所提高。
产量表现: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引种试验(4000株/亩二组),9点汇总,平均亩产574.2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8%,比掖单4号增产17.7%。
适宜范围: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适合麦垄套种或夏直播,6月15日前播种;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
2、田间管理:足墒播种,合理施肥,氮磷钾配合施肥,适量增施钾肥;适时浇水,及时防治病虫害。
18、品种名称:郑加甜5039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18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郑加强甜Tse5228为母本,自选系郑加强甜Tse507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加强甜型单交种。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01天,夏播92天。株型半紧凑,叶片数19片,株高228cm左右,穗位高87cm;芽鞘和幼苗绿色;分枝中等,张开角度中,花丝浅绿色,雄穗纺锤形,花药绿色,护颖绿色,花粉量大,花期长,雌雄协调;果穗长筒型,穗长21.5cm,穗粗4.5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8粒;穗轴白色,籽粒马齿型,甜型胚乳,子粒成熟晒干后呈皱缩状,千粒重266.4g。
抗性鉴定:2004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11.4%);中抗大斑病(5级);感小斑病(7级)、弯孢霉叶斑病(7级)、瘤黑粉病(病株率23.4%)、玉米螟(7.7级);高感茎腐病(病株率65.5%)。
品质分析:2004年郑州玉米改良分中心品质检测:鲜食籽粒中还原性糖(干基)含量9.03%,水溶性糖(干基)含量23.49%。
产量表现:2003年国家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3点汇总,平均鲜穗亩产791.1kg,比对照绿色先锋增产14.3%,居12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4年续试,13点汇总,平均鲜穗亩产711.3kg,比对照绿色先锋减产4.0%,居12个参试品种第9位。
适宜区域:河南各地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要求:选择隔离区,应采用播期时间隔离,种植空间隔离。因甜玉米胚乳受隐性基因所控制,与非同质玉米胚乳基因花粉杂交,将不产生甜质胚乳。
2、种植密度:适宜密度3300-3700株/亩。
3、田间管理:注意施足肥料,从苗期到鲜穗收获的乳熟期一促到底;以有机肥为主,减少无机肥施用量,并注意增施磷肥和钾肥;后期防治玉米螟危害果穗。
4、适时采收:在乳熟期(大约在授粉、吐丝后20-27天)收获;及时出售或加工,确保产品质量。
19、品种名称:中农大高油5580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19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C155为母本,自选系BY81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为99天。株型紧凑,成株叶片数21片,株高280cm,穗位高120cm;第一叶尖端匙形,第四叶叶缘紫色,幼苗叶鞘紫色;雄穗分枝数较多,雄穗颖片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cm,穗粗4.82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为38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17g,出籽率84%。
抗性鉴定: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病株率0%);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11.5%)、玉米大斑病(3级);中抗小斑病(5级);感瘤黑粉病(病株率16.7%);高感玉米螟(9级)。
品质分析:200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10.72%,粗脂肪8.32%,粗淀粉66.68%,赖氨酸0.33%,容重750g/L。
产量表现:2004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4000株/亩一组),8点汇总,平均亩产544.9kg,比对照郑单958减产8.1%,达显著差异,居18个参试品种第13位;2005年续试,9点汇总,平均亩产630.9kg,比对照郑单958减产1.7%,差异不显著,居16个参试品种第10位。
适应区域: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5月下旬麦垄套种和麦后直播,麦后直播在6月10日前为宜;密度4000-4500株/亩。
2、田间管理:苗期注意蹲苗,应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并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