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杂2号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601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新洋838”,属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种,由新洋农业试验站以新洋6309×新洋780配组,于2000年育成。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枯、黄萎病轻病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籽棉亩产234.7公斤,较对照(2003年对照为泗棉3号,2004年对照为苏棉9号)平均增产20.8%,皮棉亩产94.1公斤,较对照平均增产14.5%;2005年省生产试验,籽棉亩产195.2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0.7%,皮棉亩产79.9公斤,较对照增产7.0%。
出苗一般,长势稳健;植株塔形、较高,茎杆少茸毛,叶片较大,叶色深,铃卵圆形,中等大小,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43天,株高107.28厘米,果枝16.66台,单株成铃23.18个,单铃籽棉重5.60克,大样衣分40.14%,小样衣分41.55%,籽指10.79克,霜前花率82.47%。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标准):纤维长度30.15毫米,整齐度85.40%,比强度29.7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7,纺纱均匀性指数145。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2.50,黄萎病指28.78。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一般在3月底到清明前后抢晴播种;露地直播4月20日前后播种。
2、栽培密度。高肥力棉田1800株/亩左右;中等肥力棉田2000-2200株/亩。
3、科学施肥。一般亩用纯氮25公斤左右。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当追施提苗肥,适时提前花铃肥,氮、磷、钾配合施用,适量加大钾肥配比。
4、适当化控。遵循少量多次轻控的原则。
5、病虫草害防治。及时中耕除草,并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报,在适宜防治期及时防治病虫害。
2、泗杂棉6号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602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泗阳212”,属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种,由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以泗阳139×泗阳397配组,于2001年育成。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各棉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籽棉亩产249.9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2.3%,皮棉亩产101.6公斤,较对照增产12.5%;2005年省生产试验,籽棉亩产199.2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4.2%,皮棉亩产83.6公斤,较对照增产13.1%。
出苗较好,生长势强;植株塔形,株高中等,茎杆少茸毛,叶片中等大小,叶色中等,铃卵圆带尖,中等大小,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38天,株高111.16厘米,果枝18.89台,单株成铃26.06个,单铃籽棉重5.54克,大样衣分40.72%,小样衣分41.82%,籽指9.93克,霜前花率87.99%。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标准):纤维长度30.26毫米,整齐度84.79%,比强度29.9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68,纺纱均匀性指数146。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4.32,黄萎病指19.29。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4月上旬选晴好天气播种;露地直播4月20日前后播种。
2、栽培密度。高中肥力水平棉田1800株/亩左右。
3、科学施肥。施足基肥,重施花铃肥,并做到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注重适量增加钾肥及有机肥以防后期早衰。
4、适当化控。一般亩用缩节胺纯品7克左右,遵循少量多次轻控的原则,分别在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及打顶后化控。
5、病虫草害防治。及时中耕除草,并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报,在适宜防治期及时防治病虫害。
3、苏杂201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603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NZ203”,属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种,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宁212×苏9701配组,于2001年育成。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黄萎病轻病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籽棉亩产227.5公斤,较对照(2003年对照为泗棉3号,2004年对照为苏棉9号)平均增产16.7%,皮棉亩产92.0公斤,较对照平均增产11.6%;2005年省生产试验,籽棉亩产195.6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1.6%,皮棉亩产79.7公斤,较对照增产7.2%。
出苗较好,生长势较强;植株塔形,株高中等,茎杆茸毛较少,叶片较大,叶色深,铃卵圆形,中等大小,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44天,株高103.10厘米,果枝16.31台,单株成铃24.62个,单铃籽棉重5.08克,大样衣分40.52%,小样衣分41.49%,籽指10.29克,霜前花率81.67%。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标准):纤维长度31.11毫米,整齐度86.49%,比强度29.0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02,纺纱均匀性指数148。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9.19,黄萎病指20.58。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宜在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5月上中旬移栽;地膜直播4月15-20日播种。
2、栽培密度。高肥水条件2000株/亩左右,中等肥水条件2500株/亩左右,低肥水条件,适当增加密度。
3、科学施肥。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补施蕾肥;重点施好花铃肥,花铃肥一般做两次施;酌情补施盖顶肥。中后期根据大田的长势长相适量喷施叶面肥,以防后期早衰。
4、适当化控。具体化控次数和剂量要因苗制宜,看天、看地掌握。分别在蕾期、初花期和打顶后进行化控。
5、病虫草害防治。及时中耕除草,并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报,在适宜防治期及时防治病虫害。
4、创杂棉9号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604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GKZ9号”,属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种,由南通创世纪转基因种业有限公司以国抗22号×中间品系012配组,于2001年育成。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不含徐州地区)枯萎病轻病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2年和2004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籽棉亩产266.6公斤,较对照(2002年对照为泗棉3号,2004年对照为苏棉9号)平均增产12.4%,皮棉亩产105.5公斤,较对照平均增产4.0%;2005年省生产试验,籽棉亩产211.0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8.8%,皮棉亩产83.3公斤,较对照增产12.0%。
出苗较好,生长势较强;植株塔形较紧凑,株高中等,茎杆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40天,株高112.72厘米,果枝17.69台,单株成铃27.83个,单铃籽棉重5.74克,大样衣分39.51%,小样衣分40.12%,籽指10.17克,霜前花率82.99%。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标准):纤维长度30.91毫米,整齐度84.81%,比强度29.3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44,纺纱均匀性指数145。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0.43,黄萎病指19.03。耐枯萎病,抗黄萎病,接近高抗棉铃虫。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地膜直播宜在4月15-20日播种。
2、栽培密度。以1800-2000株/亩为宜。
3、科学施肥。全生育期亩用纯氮25公斤左右、氧化钾15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0公斤左右。基肥以有机肥或复合肥为主;花铃肥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微肥,适当增加钾肥。
4、适当化控。亩用缩节胺纯品6-8克,分别在蕾期、初花期和打顶后一个星期进行化控。
5、病虫草害防治。棉田一、二代棉铃虫一般情况下可不用药防治,三、四代棉铃虫酌情防治,其它害虫如棉蚜、棉红蜘蛛、棉盲蝽蟓等应正常防治。
5、楚杂180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605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荆D180”,属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种,由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棉花研究所以204×M31配组,于2000年育成。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不含徐州地区)枯、黄萎病轻病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2年和2004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籽棉亩产274.8公斤,较对照(2002年对照为泗棉3号,2004年对照为苏棉9号)平均增产15.7%,皮棉亩产108.8公斤,较对照平均增产7.3%;2005年省生产试验,籽棉亩产196.2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0.1%,皮棉亩产79.7公斤,较对照增产6.6%。
出苗较好,长势稳健;植株塔形、较高,茎杆有茸毛,叶片肥厚中等偏大,叶色较深,铃卵圆形、较大,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42天,株高113.78厘米,果枝17.42台,单株成铃27.85个,单铃籽棉重5.99克,大样衣分39.57%,小样衣分40.37%,籽指10.16克,霜前花率86.33%。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标准):纤维长度32.08毫米,整齐度84.49%,比强度30.4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34,纺纱均匀性指数150。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4.86,黄萎病指23.24。耐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宜选择在4月上旬选晴好天气播种。
2、栽培密度。以1800~2000株/亩为宜。
3、科学施肥。施足基肥,看苗补施蕾肥,重施花铃肥。
4、适当化控。具体化控次数和剂量要因苗制宜,看天、看地掌握。分别在蕾期、初花期和打顶后一个星期进行化控。
5、病虫草害防治。棉田一、二代棉铃虫一般情况下可不用药防治,三、四代棉铃虫酌情防治,其它害虫如棉蚜、棉红蜘蛛、棉盲蝽蟓等应正常防治。
6、南农7号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606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南抗7号”,属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种,由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以I-031×抗虫棉品系R202配组,于1998年育成。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不含徐州地区)非黄萎病棉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0-200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籽棉亩产263.4公斤,较对照泗棉3号增产11.4%,皮棉亩产108.3公斤,较对照增产2.3%;2002年省生产试验,平均籽棉亩产264.0公斤,较对照增产16.1%,皮棉亩产108.1公斤,较对照增产5.6%。
出苗好,长势强;植株塔形、中等偏高,株型疏朗,通透性好,茎杆硬,茸毛少,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皱折较明显,铃卵圆形、较大,有尖嘴,吐絮畅,絮色白。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39天,株高106.81厘米,果枝17.26台,单株成铃23.23个,单铃籽棉重5.86克,大样衣分41.05%,小样衣分41.56%,籽指9.80克,霜前花率90.67%。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标准):纤维长度29.72毫米,整齐度86.85%,比强度29.43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5.09,环缕纱强127。病圃鉴定平均结果:枯萎病指6.15,黄萎病指44.97。抗枯萎病,感黄萎病,中抗棉铃虫。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4月上旬播种,地膜直播4月20号左右播种。
2、栽培密度。以1800-2000株/亩为宜。
3、科学施肥。一般田块亩施肥量:有机肥3000公斤(基肥),纯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7-8 公斤 ,氧化钾15公斤。肥料运筹遵循前轻后重,有机肥无机肥结合,氮、磷、钾合理配比的原则。增施基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
4、适当化控。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化学调控,看天时、长势,适量为宜。一般苗床化控在第一片真叶露尖前进行;蕾期化控在6月中旬进行,亩用缩节胺1-1.5克;有效蕾终止期化学封顶,亩用缩节胺2.5-4克。
5、病虫草害防治。棉田一、二代棉铃虫一般情况下可不用药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可酌情防治,其它害虫如棉蚜、棉红蜘蛛、棉盲蝽蟓等应及时防治。
7、泗棉5号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607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泗阳119”,属中熟陆地棉品种,由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以泗阳1214/9208007杂交,于2002年育成。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黄萎病轻病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籽棉亩产217.8公斤,较对照(2003年对照为泗棉3号,2004年对照为苏棉9号)平均增产7.6%,皮棉亩产85.4公斤,较对照平均减产1.1%;2005年省生产试验,籽棉亩产212.7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8.3%,皮棉亩产89.3公斤,较对照增产8.0 %。
出苗较好,生长势强;植株塔形较紧凑,株高中等偏矮,茎杆有茸毛,叶片中等偏大,叶色中等,铃卵圆形、较大,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37天,株高102.83厘米,果枝16.14台,单株成铃22.05个,单铃籽棉重5.40克,大样衣分39.37%,小样衣分41.15%,籽指10.55克,霜前花率77.11%。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标准):纤维长度31.66毫米,整齐度86.16%,比强度32.5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37,纺纱均匀性指数163。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8.43,黄萎病指28.81。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4月上旬选晴好天气播种;地膜直播4月15-20日播种。
2、栽培密度。高肥力棉田2000株/亩左右,中等肥力棉田2500株/亩左右,肥力较差棉田3000株/亩左右。
3、科学施肥。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并做到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注重适量增加钾肥及有机肥以防后期早衰。
4、适当化控。遵循少量多次轻控的原则,分别在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及打顶后施缩节胺1.5克、2-2.5克、3克、3.5-4克。
5、病虫草害防治。及时中耕除草,并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报,在适宜防治期及时防治病虫害。
8、大丰30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608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30”,属中熟陆地棉品种,由大丰市棉花原种场和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以303/GK12杂交,于2001年育成。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不含徐州地区)枯黄萎病轻病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2-2003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籽棉亩产248.1公斤,较对照泗棉3号增产29.0%,皮棉亩产97.0公斤,较对照增产14.3%; 2004年省生产试验,平均籽棉亩产286.4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9.4%,皮棉亩产104.5公斤,较对照增产7.8%。
出苗一般,长势较强;植株较高,株型疏朗,茎杆粗壮,茸毛较少,叶片较大,叶色较深,铃卵圆形、较大,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38天,株高108.68厘米,果枝16.20台,单株成铃18.09个,单铃籽棉重5.76克,大样衣分39.22%,小样衣分39.55%,籽指12.20克,霜前花率81.92%。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标准):纤维长度30.39毫米,整齐度84.55%,比强度30.6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5.24,纺纱均匀性指数138。病圃鉴定平均结果:枯萎病指12.79,黄萎病指30.51。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接近高抗棉铃虫。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一般4月5日左右选晴好天气播种,地膜直播4月15-20日播种。
2、栽培密度。高肥力棉田1500-1800株/亩,中等肥力棉田2000株/亩左右,地力较差的棉田适当增加密度。
3、科学施肥。施足有机底肥,配施氮、磷、钾肥和微肥,重施花铃肥,看苗补施盖顶肥。基肥施有机肥和二铵10-15公斤/亩、钾肥10-15公斤/亩,花铃肥施尿素20-30公斤/亩(分二次)。
4、适当化控。看天时、长势,灵活应用调节剂。分别在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及打顶后化控。
5、病虫草害防治。棉田一、二代棉铃虫一般情况下可不用药防治,三、四代棉铃虫酌情防治,其它害虫需正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