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河南 » 正文

2004年河南审定玉米品种简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6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2216
 

1、品种名称:新单23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01
选育单位:新乡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自选系新4(白)作母本,自选系新7(红)做父本杂交育成。母本新4(白)是478变异株经连续自交育成新04自交系后,又与4021×107选育的二环系4128杂交选育而成的。父本新7(红)是以京7黄与昌7杂交选育而成的新77与广西综合种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穗位以上叶片上冲,穗位以下叶片夹角较大,株高238cm,穗位106cm,叶片数21片,植株清秀,叶色深绿,叶片持绿期长;果穗多着生在第15片叶间,雄穗分枝27个,穗位叶宽16cm,花药黄,花丝红,穗大呈筒形,穗长17-22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9粒,轴粗2.9 cm,白轴,黄粒,结实性好,出籽率89.0%,千粒重322.5g,籽粒外观好,商品性好。夏播生育期102天,生育期间需≥10℃以上积温约2500℃。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质10.6%,粗脂肪4.4%,粗淀粉72.1%,赖氨酸0.3%,容重760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1级),感小斑病(7级),抗弯孢菌叶斑病(3级),抗茎腐病(6.3%),高抗黑粉病(0%),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10%),感玉米螟(7.2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603.1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0.0%,达极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4位,全省九处试点,7增2减;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54.5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0.4%,达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6位,全省八个试点6增2减。综合两年17点次的试验结果,平均亩产533.0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0.1%。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499.9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0%,八个试点,7增1减,丰产、稳产性较好,居7个参试品种第3位。
适宜区域:适宜我省各地夏播种植,一般亩产550-650kg。
栽培技术要点:
1、夏直播或麦垄套种,适宜播期5月28日至6月10日。
2、播种量为2.5kg/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亩。
3、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或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40cm。
4、分期追肥:播种后30天施总追肥量的40%,播后45天施总追肥量的60%。高产田应在苗期增施P,K肥和专用微肥。
5、苗期注意防治蓟马和粗缩病,大喇叭口期采用呋喃丹丢心防治玉米螟。
2、品种名称:豫单2002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02
选育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自选系豫301为母本,自选系豫50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豫301来源于豫综2号改良群体优良单株×157自交系;父本自交系豫508来源于豫综5号改良群体C3,该群体具有美国BSSS和Reid两种血缘。
特征特性:幼苗芽鞘色紫色,生长健壮;株型半紧凑,株高260-277cm,穗位高102cm,叶片数20;花丝吐时黄绿而后变淡红色,雄穗分枝数10-15个,花药黄色;果穗圆柱型,穗长18.9cm,穗粗5.2cm,穗行数14.3,行粒数36,出籽率88.1%,千粒重388.1g,子粒黄色,半马齿型,红轴,子粒商品品质优良;根系发达,抗倒性好,活秆成熟,夏播生育期103天。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质12.15 %,粗脂肪4.05%,粗淀粉70.44%,赖氨酸0.32%,容重734g/L,属优质高蛋白品种。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5级),抗大斑病(3级),抗弯孢菌叶斑病(3级),高抗瘤黑粉病(0.0%),高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0.0%),中抗茎腐病(28.2%),感玉米螟(8.5级)。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600.1 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8.3%,达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6位,八个试点全部增产;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32.9 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5.0 %,达极显著差异,居15个参试品种第2位,九个试点全部增产。综合两年17个点次区试结果,平均亩产617.4 kg,比对豫玉18增产11.8%,产量高,稳产性好。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466.9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7.3%,七个试点全部增产,居8个参试品种第2位。
适应范围:适合我省各地夏播种植,一般产量600kg。
栽培技术要点:
1、麦垄套种或6月上旬麦收后直播均可,注意早播。
2、适宜密度,中低产地块2800-3300株/亩,高水肥地块3300-3500株/亩。
3、增施磷、钾肥。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授粉后增施一次粒肥,适当推迟收获期延长灌浆时间可以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3、品种名称:豫单2001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03
选育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自选系豫537A为母本,外引系沈137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母本自交系豫537A,来源于豫综5号改良群体C2,该群体具有美国BSSS和Reid血缘。父本自交系沈137引自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其系谱为美国杂交种6JK-111的选系。
特征特性:幼苗芽鞘紫色,生长健壮,叶片浓绿;株型半紧凑,株高260~270cm,穗位高105~110cm,茎粗2.4cm,叶片数20;花丝吐时绿色,后变红色,雄穗分枝数10-15个,花药黄色;果穗长柱型,穗长20.3cm,穗粗4.9cm,穗行数13.4,行粒数37,出籽率86.0%,千粒重365.5g,黄粒,半马齿型,红轴,子粒商品性好。活秆成熟,夏播生育期103天。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质10.36 %,粗脂肪4.38%,粗淀粉71.34%,赖氨酸0.32%,容重733g/L。
抗性分析:经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小斑病(3级),抗大斑病(3级),抗弯孢菌叶斑病(3级),高抗茎腐病(0.0%),高抗瘤黑粉病(0.0%),高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4.2%),抗玉米螟(4.2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592.6 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8.1%,达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5位,全省九处试点8增1减;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76.1 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5.6 %。达极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4位,全省八个试点全部增产。综合2年17个点次区试结果,平均亩产537.6 kg,比对豫玉18增产11.1%。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454.9 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1.1%,八个试点全部增产,居7个参试品种第2位。
    适宜区域:适宜我省各地夏播种植,一般亩产650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5月中下旬麦垄套种或6月上旬麦后直播均可。
2、适宜密度:中低产地块3000-3300株/亩,高水肥地块3300-3500株/亩。
3、散粉前增施一次粒肥,适当推迟收获期延长灌浆时间,可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4、品种名称:丹玉86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04
选育单位:辽宁丹东市农科院
品种来源:以丹988为母本,丹T13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丹988以外引杂交种PN78599为基础材料选育而成,丹T138是以丹9046为母本、L2为父本组配的单交种为基础材料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生长势强,叶鞘紫色,叶色浓绿;株型半紧凑,株高277cm,穗位112cm,叶片数19~21片;雄穗发达,分枝数多,护颖黄色,花药黄色,雌穗穗柄长度适中,花丝粉红色;果穗中间型,籽粒黄色,红轴,半马齿型,穗长19.4cm,穗粗5.1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7粒,千粒重320.8g,出籽率83.3%。夏播生育期105天。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10.58%,粗脂肪4.49%,粗淀粉70.86%,赖氨酸0.31%,容重763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5级)、抗大斑病(3级)、抗弯孢菌叶斑病(3级)、高抗茎腐病(4.1%)、高抗瘤黑粉病(0.0%)、高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3.1%)、高感玉米螟(9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607.7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0.9%,达极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3位,九个试点7增2减;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39.9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6.8%,差异不显著,居17个参试品种第8位,八个试点全部增产。两年17个试点平均亩产528.9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9.3%。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429.4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0%,居第4位,八个试点4增产,4减。
  适应范围:适合我省各地夏播种植,一般亩产550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夏播种植或麦垄套种为宜,一般密度3000-3500株/亩。
2、追施在拨节期和抽雄前分两次追施,前轻后重,一次性追肥,应在大喇叭口期。并注意防止玉米螟。
5、品种名称:洛玉1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05
选育单位:洛阳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ZK01-1为母本,自选系ZK0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ZK01-1是郑58与中72的二环系,ZK02-1是昌7-2与H21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第一叶尖端圆形,第四叶片边缘红绿色,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3cm,穗位高118 cm,全株叶片数20-21;雄穗分枝数量中等,雄穗颖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粉红色;果穗筒形,穗长16.6 cm,穗粗4.9 cm,穗行数14.5,行粒数36;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10.6g,出籽率89.1%;夏播全生育期102天,约需活动积温2500°C左右。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8.71%,粗脂肪4.33%,粗淀粉74.34%,赖氨酸0.29%,容重744 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5级),高抗小斑病(1级),抗弯孢菌叶斑病(3级),高抗茎腐病(0%),高抗瘤黑粉病(3.8%),高抗矮花叶病(0%),高感玉米螟(9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40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607.2kg,比对照豫玉23增产14.6%,达极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2位,九个试点全部增产;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73.2kg,比对照豫玉23增产16.6%,达极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1位,七个试点全部增产;综合两年16个试点结果,平均亩产548.7kg,比对照豫玉23增产15.4%,丰产稳产性好。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000株/亩组),平均亩产482.7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居5个参试品种第1位,六个试点全部增产。
适宜范围:适合我省各地夏播种植,一般亩产600kg。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播种期为5月下旬到6月中旬。
2、适宜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亩,宜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90cm,窄行40cm。
3、苗期应注意蹲苗,应保证肥料充足并注意N、P、K配合使用。籽粒胚乳线消失再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6、品种名称:中科4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06
选育单位:北京中科华泰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科泰种业有限公司联合育成。
品种来源:以CT019为母本 ,98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自交系CT019是以(齐319×沈137)/齐319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5代育成。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0-270cm,穗位100-104cm,成株叶片为绿色、叶缘紫红色,叶片数为20-21片;花丝淡粉色,颖片淡紫色,花药淡绿色;果穗中间型,果穗长19cm左右,果穗粗4.9-5.2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6,偏硬粒型,籽粒黄色有白顶,穗轴白色,千粒重350g左右,出籽率84%左右。夏播生育期96-99天。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质10.54 %,粗脂肪4.07%,粗淀粉72.38%,赖氨酸0.30%,容重764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5级),高抗小斑病(1级),高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0%),高抗弯孢菌叶斑病(1级),高抗瘤黑粉病(0%),感茎腐病(35.6%),中抗玉米螟(5.7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632.9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5.5%,达极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2位,九处试点全部增产;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69.9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4.1%,达极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5位,八处试点7增1减。两年17个试点汇总平均亩产556.1kg, 比对照豫玉18增产14.9%。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451.9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5%,全省七处试验6增1减,居8个参试品种第6位。 
适应范围:适合我省各地夏播种植,一般亩产600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5月下旬麦垄套种或6月上、中旬麦后直播。
2、适宜种植密度为3000-3500株/亩。
3、苗期注意适当蹲苗,依肥力水平控制种植密度,提高抗倒性,预防倒伏。高产田要增施磷肥、钾肥和锌肥,以发挥其高产潜力。
7、品种名称:郑单22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07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
品种来源:自选系郑60为母本、自选系郑 3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自选系郑60是从478×9962组合F1为基础材料分离选择育成。自选系郑36是以〔(138×郑22)×(掖52106×郑22)〕为基础材料选择育成。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淡紫色,叶尖圆形,苗期长势较强;叶片色浅,叶片较上冲,株型半紧凑,全株19-21片叶,株高253cm,穗位高108cm;雄穗发达,外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与茎秆夹角较小,穗柄较长,果穗长18.6cm,穗粗5.1cm,穗行16行,行粒36粒,籽粒黄色,红轴,半硬粒型,千粒重305g,出籽率86.9%,容重771g/L,结实性好,品质优。夏播生育期104天。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质10.10%,粗脂肪4.38%,粗淀粉72.88%,赖氨酸0.30%,容重771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玉米大斑病(3.0级),中抗玉米小斑病(5.0级),中抗弯孢菌叶斑病(5.0级),高抗玉米茎腐病(0%),中抗瘤黑粉病(8.9 %),中抗玉米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30%),抗玉米螟(3.8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601.3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9.3%,达极显著差异,居15个参试品种第6位,九个试点全部增产;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90.3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7.1%,差异不显著,居17个参试品种第7位,七个试点5个增2减。两年16点次试验平均亩产552.7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8.4%。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458.3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5.2%,居8个参试品种第4位。全省七个试点有6增1减,稳产性较好。
适应范围:适合河南省夏玉米区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一般亩产600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5月下旬麦垄点种或6月10日前趁墒适时播种。
2、种植密度:中等肥力地3200株/亩,中上等肥力地3500株/亩、高水肥地3800株/亩为宜。
3、苗期增施磷钾肥,拔节期重施氮肥,灌浆期补施氮肥,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8、品种名称:金穗18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08
选育人:李烨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96-4作母本,自选系K00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96-4是以美国杂交种78575为基础材料选育出的二环系,K002是K12与昌7-2杂交后连续五代自交选成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第一片叶椭圆形,幼苗叶鞘紫色,苗期生长发育快;叶片上冲,株型紧凑,茎叶夹角35°左右,成株叶片20片左右,株高220-240cm,穗位高95-105cm,根系发达,抗倒伏;果穗长筒形,穗长19cm左右,穗粗4.8cm,穗行数12-14行,行粒数35粒,千粒重330-360g,出籽率88%,籽粒半硬粒型,橙黄粒,红轴;夏播生育期100天左右。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10.15%,粗脂肪3.22%,粗淀粉75.74%,赖氨酸0.27%,容重780g/L,属高淀粉玉米品种。
抗性鉴定:据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1级),高抗大斑病(1级),抗弯孢菌叶斑病(3级),高抗茎腐病(8.9%),高抗瘤黑粉病(0%),高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5.3%),抗玉米螟(3.3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40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672.1kg,比对照豫玉23增产13.3%,差异达极显著,居15个参试品种第1位,八个试点全部增产;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70.7kg,比对照豫玉23增产7.8%,差异不显著,居16个参试品种第2位,八个试点6增2减。综合两年16点次试验结果,平均亩产571.4kg,比对照豫玉23增产11.0%,丰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强。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000株/亩组),平均亩产464.5kg,比对照种郑单958仅减2.1kg,减产0.5%,居5个参试品种第4位,六个试点3增3减。
适宜范围:适合我省各地夏播种植,金穗18具有高产稳产,丰产性突出,抗病抗倒,活杆成熟的特点,一般亩产650kg。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合麦垄套种或夏直播,6月15日前播种结束。
2、一般地块亩种植密度3800-4000株左右,高肥水地块可增加到4500株。
3、肥水管理以氮为主一促到底,注意配合施入磷钾;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注意用呋喃丹防止玉米螟。
9、品种名称:滑丰986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09
选育单位:滑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自选系HF93做母本,自选系HF08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HF93是78599选系与掖单13选系4783杂交后代选出,HF08是用黄早4与自育系C712(昌7-2×K12)杂交后代选出。
特征特性:幼苗芽鞘浅紫色,叶片上冲,株型紧凑,株高262 cm,穗位127cm,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青色,果穗筒型,穗长15.8cm,穗行数15.1,行粒35,出籽率88.7%,黄粒,白轴,半硬粒型,千粒重297.6g。后期灌浆速度快,秃尖小,结实性好,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夏播生育期100天。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9.26%,粗脂肪4.39%,粗淀粉 74.34%,赖氨酸0.29%,容重762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3级),中抗小斑病(5级),中抗弯孢菌叶斑病(5级),中抗茎腐病(19.8%),高抗瘤黑粉病(0.0%),高抗矮花叶病(0.0%),高感玉米螟(9.0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40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607.4kg,比对照豫玉23增产14.6%,达极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1位,九个试点全部增产;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70.7kg,比对照豫玉23增产16.0%,达极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2位,七个试点全部增产。综合两年16个试点结果,平均亩产547.6kg,比对照豫玉23增产15.2%,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000株/亩组),平均亩产469.7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0.7%,居5个参试品种第2位,六个试点3增3减。
适宜范围:适合我省各地夏播种植,一般亩产600kg。
栽培技术要点:
1、麦垄套种和麦收后直播均可,播种时间不晚于6月20日。
2、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高水肥地可适当增加密度,低水肥地块可适当减少密度。
3、采取分期施肥方式:苗期轻施、大喇叭口期重施,每亩施尿素30-40kg,大喇叭口期用呋喃丹颗粒丢芯,防治玉米螟。
10、品种名称:豫单101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10
选育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以L17与8085杂交组配而成。L17是杂交种13065自交分离选育的二环系, 8085是河南农科院从泰国8058杂交种自交分离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幼苗顶土力强,基部叶鞘紫红色,第1叶呈椭圆形;株型较松散,穗上叶稀疏,穗位及以下叶较平展,株高280cm,穗位118cm,全株叶片18-19片,穗上6-7片叶;雄穗分枝数10-13个,花粉量大,花丝紫红。穗筒型,穗长20-26cm,穗粗5-5.5cm,穗行数14-16,行粒数35-45,秃尖长1.3cm,轴粗3.3cm,千粒重286.1g,出籽率84.6%,黄粒,半马齿型,轴红色。夏播生育期105-106天。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11.78%,粗脂肪3.81%,粗淀粉71.46%,赖氨酸0.33%,容重762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小斑病(3级)、高抗大斑病(1级)、抗弯孢菌叶斑病(3级)、抗茎腐病(5.7%)、感瘤黑粉(16.7%)、高抗矮花叶病(0.0%)、感玉米螟(7.8级)。
产量表现:2002年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623.6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3.3%,达极显著水平,居15个参试品种第3位,九个试点全部增产;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00.0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9.2%,达极显著水平,居17个参试品种第5位,七个试点6增1减。两年区试16个试点平均亩产569.5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1.7%。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412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3.5%,居8个参试品种第7位,七个试点5增2减。
适应范围:豫单101属大穗型中晚熟品种,适合我省各地麦垄套种种植,一般亩产可达550-600kg。 
栽培技术要点:
1、麦垄套种采用宽窄行种植,中等肥力地块2700-3000株/亩、高肥水地块以3000-3300株/亩为宜。
2、苗期注意蹲苗,前控后促,分次追肥。苗肥宜适当推迟(第6片展开叶时施入1/3施肥量);重施攻穗攻籽肥(第12片展开叶时施入2/3施肥量),以充分发挥其穗大的优势。
11、品种名称:洛玉2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11
选育单位:洛阳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自选系ZK03-1为母本,与自选系ZK02-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ZK03-1是中72与246杂交选育的二环系,ZK02-2是昌7-2与H21杂交选育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第一叶尖端圆形,第四叶片边缘红绿色,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5cm,穗位高112cm,全株叶片数20;雄穗分枝适中,雄穗颖片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圆筒型,穗长17.9cm,穗粗5.1 cm,穗行数14.6,行粒数37;穗轴红色,籽粒黄白色,半硬粒型,千粒重314.7g,出籽率85.0%;夏播生育期101天,约需活动积温2500°C左右。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蛋白质10.51%,粗脂肪4.19%,粗淀粉73.42%,赖氨酸0.32%,容重750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1级)、抗大斑病(3级)、中抗弯孢菌叶斑病(5级)、高抗茎腐病(4.2%)、高抗瘤黑粉病(0.0%)、高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5.3%)、感玉米螟(7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618.9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2.5%,达极显著差异,居15个参试品种第4位,九处试点8增1减;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29.3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5.6%,达极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1位,七个试点全部增产。综合两年16个试点试验结果,平均亩产579.7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3.7%。
2003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35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462.8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8%,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八个试点全部增产。
适应区域:适宜我省中等以上肥力水浇地夏播种植,一般亩产650kg。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播种期为6月20日以前。
2、适宜种植密度为3500株/亩,宜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90cm,窄行40cm。
3、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并注意N、P、K配合使用。籽粒胚乳乳线消失后收获,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12、品种名称:浚单22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12
选育单位:浚县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9058自选系作母本,浚926作父本组配而成。母本9058是将美国先锋公司材料6JK选系稳定后,导入含有热带基因的8085泰材料选育而成;父本浚926是昌7-2×京7黄经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幼苗拱土力强,叶鞘浅紫色,叶色深绿,生长势强。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株高258.1cm,穗位高112.8cm左右,成株叶片数19-20片,穗位整齐,穗上叶茎夹角200,穗位叶及以下叶片稍平展,叶片深绿。雄穗分枝数16-23个,颖壳绿色,花药黄色,花粉量大,花丝浅粉色;果穗筒型,结实好,穗长17.6cm,穗粗5.1cm,穗行数15.9,行粒38,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白色,千粒重340-360g,出籽率90%,容重751g/L。夏播生育期103天。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10.48%,粗脂肪4.44%,粗淀粉72.33%,赖氨酸0.29%,容重751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5级),抗小斑病(3级),抗弯孢菌叶斑病(3级),高抗茎腐病(2.0%),高抗瘤黑粉病(0.0%),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5.3%),抗玉米螟(4.2级)。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套种组),平均亩产617.8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1.3%,达极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4位,八个点全部增产;2002年续试(35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639.5kg,比对照豫玉18号增产16.2%,达极显著差异,居15个参试品种第1位,九个试点全部增产。综合两年17点次的试验结果,平均单产628.9kg,比对照豫玉18号增产13.9%,产量高,稳产性好。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479.7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0.5%,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七个试点全部增产。
适应范围:适合我省各地夏播种植,一般亩产650kg。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早播,6月15日前播种为宜。
2、种植密度:中肥地为3300-3500株/亩,高肥地不超过3500-4000株/亩为宜。
3、以氮肥为主,分期施肥。适当延期收获,苞叶发黄后再推迟7-10天,产量可增加5-10%。
13、品种名称:安玉13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13
选育单位:安阳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420为母本,356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420是国内种质与国外种质杂交选育而成,3566是导入亚热带种质的选系。
特征特性:幼苗绿色,叶鞘紫色,长势强;株型松散,株高252cm,穗位高98cm;雄穗分枝6-8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粉量大,花丝红色,雌雄协调;果穗筒型,穗长20.3cm,穗粗5.2cm,穗行15.2,行粒数37,千粒重341g,出籽率87.5%,子粒半马齿,黄粒红轴。子粒灌浆速度快,夏播生育期100天左右,从出苗到成熟约需有效积温2500℃。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10.49%,粗脂肪3.23%,粗淀粉74.1%,赖氨酸0.30%,容重756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5级),高抗大斑病(1级),中抗弯孢菌叶斑病(5级),高抗茎腐病(0%),高抗瘤黑粉病(0%),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12.5%),高抗玉米螟(2.5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一组),平均亩产605.9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0.1%,达极显著差异,居15个参试品种第5位,九个试点8增1减;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00.4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9.3%,差异不显著,居17个参试品种第4位,七个试点全部增产。综合两年16点结果,平均亩产559.8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9.8%,丰产稳产性好。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453.4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9%,居8个参试品种第5位,七个试点全部增产。
适应范围:适宜我省各地夏播种植,一般亩产600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麦垄套种或夏直播均可,直播在6月上旬抢种。
2、适宜密度3000-3500株/亩,宜宽窄行种植。
3、追肥可大喇叭口期一次性施入或拔节施入30%、大喇叭口期施入70%,前轻后重式施肥方式。
4、适时收获,应在乳线消失苞叶变黄收获。
14、品种名称:X1132X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14
选育单位: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PH4CV为母本和PH6WC杂交选育而成。双亲均是从美国先锋国际良种公司独立的资源中培育而成。
特征特性:芽鞘紫色,幼苗叶色紫绿,株高285-286cm,穗位99.5-106cm,成株叶片21;雄穗较小,分枝数3-5个,分枝角度30-40度;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形,果穗长18.5cm,穗行数15.9行,行粒数34,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千粒重339.1g,出籽率86.8%。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株型清秀,茎杆坚硬,河南省夏播生育期102-106天。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10.00%,粗脂肪3.96%,粗淀粉74.14%,赖氨酸0.31%,容重760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5级),抗大斑病(3级),抗弯孢菌叶斑病(3级),高抗茎腐病(4.0%),抗瘤黑粉病(4.2%),抗矮花叶病(12.5%),感玉米螟(8.1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633.9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5.7%,达极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1位,九处试点全部增产;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83.4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7.4%,达极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3位,八个试点7增1减。综合两年17点次的试验结果,平均单产563.1kg,比对照豫玉18增产16.3%,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
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3500株/亩二组),平均亩产464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6.6%,居8个参试品种第3位,七个试点6增1减,丰产、稳产性较好。
适应范围:适合我省各地夏播种植,一般亩产650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5月下旬麦垅套种或麦后直播。
2、种植密度以3500株/亩-4500株/亩为宜,密度随地力水平提高而增加。
3、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间定苗和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播种时每亩施5-10kg二铵作为种肥,氮肥分基肥、拔节肥和花粒肥三次施入,也可以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法。注意种、肥隔离,防止烧苗。
15、品种名称:周单8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4015
选育单位:周口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周73029为母本,周72-2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周73029是用7922×5003选育的二环系周7302再与78599选系周59杂交经连续自交选育而成;周72-25是用昌7-2×H21的F1代再与昌7-2回交后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拱土力强,叶鞘浅红色,第一叶片为匙形,叶色较深,整株叶片半上冲,叶尖稍有下披,叶缘呈微波浪状,株型半紧凑,株高220?230cm,穗位高80?100cm,全株21片叶;雌穗着生11?12叶位,雄穗分枝较长,分枝数15?17个,颖壳浅红色,花药黄色,花粉量大,活力强,花丝粉红色;果穗均匀,果穗筒型,穗长17cm,穗粗4.7?5.0cm,穗行数16,行粒数37,出籽率87%,千粒重300g左右,黄粒白轴,半硬粒型,品质优良。夏播生育期94天,偏早熟。
品质分析:据200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10.36%,粗脂肪4.69%,粗淀粉71.55%,赖氨酸0.34%,容重744g/L。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小斑病(3级),感大斑病(7级),抗弯孢菌叶斑病(3级),高抗茎腐病(0.0%),高抗瘤黑粉病(0.0%),高抗矮花叶病(0.0%),中抗玉米螟(5.3级)。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直播组),平均亩产563.9kg,比对照豫23号增产10.5%,达显著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5位,十个试点8增2减;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73.6kg,比对照豫玉23增产8.3%,达显著差异,居16个参试品种第6位,九个试点有8增1减。综合两年19点次汇总,平均亩产568.5kg,比对照豫玉23号增产9.4%。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000株/亩组),平均亩产452.7kg,较对照种郑单958减产2.9%,水平相当,居5个参试品种第6位,六个试点5减1增。
适宜范围:适合我省各地夏播种植,一般亩产600kg。
栽培技术要点:
1、麦后直播以6月10号左右为宜。
2、中等肥力适宜种植密度4000株/亩左右,高肥力4500株/亩左右。
3、亩施纯氮20kg左右。采用前重后轻的分期施用方式,并注意磷钾肥配合施用。及时排涝和灌水,苗期和喇叭口期防治病虫害。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