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7
选育单位: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兰考906变异株/汾33
特征特性:属弱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06天,与对照品种豫麦18号熟期相同。幼苗半直立,苗势壮,叶片细长、浅绿,抗寒性强;分蘖成穗率高;株高79cm,株型半紧凑,长相清秀;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穗层整齐,长方型穗,籽粒半角质,灌浆速度快,较饱满,成熟落黄好。平均亩穗数34.7万,穗粒数35.3粒,千粒重44.7克。
抗性鉴定:2008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对白粉病中感,对条锈病中抗,对叶锈病中感,对纹枯病中抗,对叶枯病中抗。
品质分析:2007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容重800g/L,粗蛋白质含量13.6%,降落值360s,湿面筋含量27.8%,吸水量53.8mL/100g,形成时间4.4min,稳定时间5.4min,沉淀值51.2mL。
产量结果:2005~2006年参加省南阳组区域试验,5点汇总,4增1减,平均亩产393.5kg,比对照豫麦18增产3.36%,差异不显著,居12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6~2007年参加省南阳组区域试验,7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亩产443.7kg,比对照豫麦18增产5.84%,差异显著,居12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5~2006年参加省信阳组区域试验,4点汇总,4点增产,平均亩产371.5kg,比对照豫麦18增产4.3%,差异不显著,居12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6~2007年参加省信阳组区域试验,5点汇总,3增2减,平均亩产416.0kg,比对照豫麦18增产0.68%,差异不显著,居12个参试品种第5位。
2007~2008年度省南部组生产试验,8点汇总,平均亩产470.8kg,比对照豫麦18增产9.1%,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
适宜地区: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中晚茬地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10月18~25日为最佳播种期。
(2)播量:亩播量5~7kg,亩基本苗10~12万为宜。
(3)田间管理:①精细整地,适墒深耕细耙。一般基肥亩施纯氮12kg、磷8kg、钾6kg,同时配合施入农家土杂肥3立方和当地缺乏的微量元素;②及时中耕松土,实施控促结合,对群体大、分蘖达到100万以上的麦田要深耕控蘖,对分蘖偏低的田块要补肥水促壮苗、促分蘖;③在小麦生长后期注意防病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