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国审品种 » 正文

2010年国家冬小麦品种区试年会纪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18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539
 

农技种〔2010〕62 号
关于印发 2010 年国家冬小麦品种区试年会纪要的通知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种子管理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子管理站,各区试主持单位和承担单位:
    2010 年8 月20-23 日,我中心在宁夏银川市组织召开了2010年国家冬小麦品种区试年会,总结了2009-2010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和展示示范工作,确定了2010-2011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和展示示范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就我国转基因小麦研究进展作了专题报告。现将会议纪要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有关工作。

二0一0年九月十五日

2010 年国家冬小麦品种区试年会纪要

2010 年8 月20-23 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宁夏银川市组织召开了2010 年国家冬小麦品种区试年会,有关省(区、市)种子管理站(局)代表,区试主持人,抗性鉴定、品质分析、DNA检测等方面负责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及育种单位、种子企业代表共110 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09-2010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和展示示范工作,确定了2010-2011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和展示示范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就我国转基因小麦研究进展作了专题报告。纪要如下:
    一、总结了2009-2010 年度品种试验工作
    2009-2010 年度冬小麦生长季节冬季降温早,春季气温回升晚,低温持续时间长,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了较大影响,小麦生育期推迟,试验收获平均比常年晚一周左右。由于受冬季低温冻害、春季倒春寒、西南地区干旱等不利气候的影响,本年度小麦区试总体产量水平低于前两年。特别是北方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罕见的强降雪、降温,对小麦品种抗寒性鉴定及个别试点试验造成极大影响。虽然本年度气候不利品种试验,但在各省(区、市)种子管理站的配合和支持下,在试验主持单位、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
    (一)品种试验
    2009-2010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设立9 个区组,共安排试验25 组,参试品种317 个次(含对照),试验314 个点次。除云南曲靖农科所等35 个试验点次由于自然灾害、试验地被占等因素导致试验报废,未参与汇总外,实际汇总279 个点次,占总点次数的88.9%。根据试验结果,并依据《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小麦》及年会制定的有关原则,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推荐扬06-164 等18 个完成试验程序的品种申报国家审定;推荐川07005 等22 个品种进入生产试验,其中按强、弱筋品种续试的各有1 个;推荐绵06-374 等28 个品种继续第二年区域试验,其中按强筋品种续试的有2 个;根据区域试验容量,按增产百分率和增产点率由高到低依次推荐川重组104 等45 个参加预备试验的品种进入区域试验;淘汰163 个品种,不再对其开展试验。 本年度长江上游冬麦组增设的对照品种川麦42、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增设的对照品种洛旱7 号和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增设的对照品种中麦175 表现理想,2010-2011 年度开始更替原对照品种。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增设的对照品种邯6172 和济麦22表现均不理想,不作为该区组对照品种,2010-2011 年度增设对照品种良星99,与原对照品种石4185 两者表现优者为该区组对照进行品种评价。
    (二)抗寒性鉴定
    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抗寒性鉴定点受该地区罕见的极端低温影响,参试品种冻害严重,对照品种石4185 越冬死茎率也在50%以上。会议认为,本年度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抗寒性鉴定由于受历史罕见的特殊天气影响,鉴定结果脱离了审定标准规定的越冬死茎率不能超过25%的实际,不作为参试品种评价的依据。该区组产量达标继续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品种及完成生产试验程序的汶农14 号和鲁原502 补做一年抗寒性鉴定。同时,应组织研究可控条件下的抗寒性鉴定方法。
    (三)抗病性鉴定
    本年度首次增设了田间自然发病鉴定,采用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同时鉴定参试品种的抗病性表现,由于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点均设在某一病害最适宜发病的地区,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在发病条件及病害生理小种上互为补充,使参试品种的抗病性得到充分表现,参试品种感病的比例比往年明显增多。会议认为,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两种方法相结合对品种潜在的感病风险能够充分认知,在品种评价上应以感病严重的鉴定结果为准,但应考虑鉴定的发病条件在生产实际中是否会出现,或可能多少年会一遇。会议认为应在现有基础上就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点的设置进行进一步研究完善,使抗病鉴定评价体系更加科学,确保审定品种在生命周期内安全的同时,使其能够为农业生产发挥应有的贡献。
    (四)冬春性鉴定
    本年度是开展小麦冬春性鉴定工作的第二年。会议认为现行的小麦冬春性鉴定方法科学可行,鉴定结果准确可靠,鉴定结果从本年度开始采用,冬春性鉴定为冬性类的品种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或春性类的品种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将不予汇总,并停止试验。根据2009 年区试年会意见,本年度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第二年区域试验的品种中,经冬春性鉴定为冬性类的品种,以冬性类品种周麦18 为对照进行评价,达标的品种郑麦7698 和皖科06290 准许其转到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继续进行区域试验。
    (五)DNA 指纹检测
    本年度对参加区域试验的137 个品种进行了DNA 指纹检测,检出有杂株的品种41 个,占检测品种的29.9%,其中陇育4 号、中麦155、秦农21、济麦0536、绵5218 等5 个品种的种子纯度低于90%;检出DNA 位点纯合率低于95%的品种57 个,占检测品种的41.6%,其中河农5290、扬06G86、周麦26、华成3366、长武863、秦农21、长4853、临旱5035、晋麦86 号等9 个品种的DNA 位点纯合率低于90%。根据区试年会制定的有关原则,产量达标的中麦155、河农5290、周麦26、华成3366、临旱5035等5 个品种停止试验一年。检出遗传相似系统GS 大于0.90 的品种49 对,经DNA 指纹检测单位同期田间种植观察排除了有显著差异的18 对品种,其余31 对品种的每两个品种间显著差异的性状较少,或差异较小甚至没有显著差异,涉及区试品种23个,其中有11 个品种产量达标继续试验。检出年度间不一致的参试品种1 个,另外检出为DUS 测试征集的1 个对照品种皖麦19 指纹与原先征集的样品不一致,相应的DUS 测试结果不作为评判依据。
    二、确定了2010-2011 年度品种试验和展示示范方案
    会议根据2009-2010 年度试验结果、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入选的新申请参试品种,对试验方案进行了相应地调整,制定了2010-2011 年度品种试验和展示示范方案
    (一)试验安排
    会议决定2010-2011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共设立9 个区组,安排试验26 组,参试品种337 个次(含对照),试验点次335 个。其中,区域试验12 组,参试品种141 个,试验点次200 个;生产试验9 组,参试品种29 个,试验点次94 个;预备试验5 组,参试品种167 个,试验点41 个。
    (二)区试点调整
    根据山东省种子管理站意见,会议决定取消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在山东省荷泽市的试点,将该点改为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试点;河北旺丰种业公司承担的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试验连续多年报废,取消该试点。根据生产实际,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在浙江省湖州市增设一个试点;安徽省安庆市农科所提出不再承担试验,将该点试验调整到邻近的巢湖市。山西省长治市种子站承担的北部冬麦区水地组试验调整到介休市种子站。
    (三)播种密度调整
    当前黄淮冬麦区南片生产上小麦播种量比以往增大,为使品种试验紧跟生产实际,适当提高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和春水组的试验播种密度,冬水组由原来的12 万-16 万株基本苗提高到16 万-18 万株,春水组由原来的15 万-20 万株基本苗提高到20 万-22 万株,各试点播种密度根据当地的生产实际和试验地肥力水平在相应范围内调整。同时,试点要适当提高试验地肥力水平,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浇水和治虫,发挥品种的产量潜力。
    (四)新品种展示示范
    2010-2011 年度国家冬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继续由各省(市)种子管理站负责,共在5 个省(市)安排国家冬小麦品种展示点18 个,展示品种136 个次;在4 个省安排示范点9个,示范品种12 个,示范面积2.05 万亩。
    三、研究落实了进一步加强品种试验管理的措施
    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品种管理的要求,针对试验中存在的有关问题,研究落实了进一步加强小麦品种试验管理的措施
    (一)标准样品征集
    根据农业部农办农[2010]74 号和农办农[2010]79 号文件精神,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由品种选育单位(个人)将每品种种子3 公斤寄到DNA 指纹检测单位作为该品种的标准种子样品进行保存。每品种分成1.5 公斤、1 公斤和0.5 公斤3 个独立包装,包装物应结实牢固,包装物内外标注参试组别、品种名称、选育单位(个人)。品种选育单位(个人)对其提供标准样品的真实性负责。
    (二)疑似品种田间种植鉴定
    会议认为,通过田间种植鉴定、委员专家现场考察能够非常直观有效地分辩出品种间基于生产利用价值基础上的差异。为加强对参试品种的监管,确保审定品种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我中心决定对DNA 指纹检测与现有品种遗传相似系数GS≥0.90,且田间未观察到明显差异的续试品种进行疑似品种田间种植鉴定,为国家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提供依据。疑似品种田间种植鉴定由我中心组织安排,由区试主持人负责实施,由鉴定点专人进行全生育期观察记载,在小麦灌浆期,组织国家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部分委员、区试主持人和DNA 指纹检测负责人进行现场鉴定。疑似品种种子由我中心品种管理处从当年区域试验种子中分取,已审品种种子从征集的区试样品库中分取,每个鉴定品种均进行密码编号。
    (三)加强参试品种监管
    今后,品种选育单位申请参加品种试验时,要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承诺,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将进行相应的处罚。试验中未进行统一密码编号的区组,每个区试点须将参加区域试验的每品种取30 克种子样品寄到区试主持单位,以便对同一品种不同试点的供种进行监控,试点间供种不一样的品种停止试验,同时对该品种供种单位或课题组进行相应的处罚。
    (四)提升试验水平
    会议要求各省种子管理站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试点加强管理,各区试主持人要对试点试验操作加强监督指导。我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对试点试验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察,加大对试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并逐步研究完善试验质量的内控机制和评价体系,不断提升试验水平。
    四、研究了品种区试其他相关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已审品种的退出工作,会议推荐鲁麦1 号等18 个国审小麦品种提交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议,建议于第四批停止推广。会议还组织召开了育种单位代表座谈会,研究如何进一步改进完善国家小麦品种区试工作,减少外界对品种试验的干扰,并就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和春水组设置目的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主题词:冬小麦 区试 年会 纪要
抄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财务司,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
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农技中心办公室 2010 年9 月15 日印发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