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验目的
对我市选育(引进)的小麦新品系(组合)进行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试验,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以筛选优良小麦品种,促进我市小麦生产持续发展。
2 试验概况
2.1 参试品系(种)情况
本年度参试品系(种)共9个,对照品种为渝麦7号。
表1 参试品种情况表
代码 |
品系(种)名称 |
类型 |
参试(供种)单位 |
参试年份 |
1 |
MY06Z60 |
常规小麦 |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 |
2 |
2 |
07-858 |
常规小麦 |
重庆三峡农科院 |
2 |
5 |
5157 |
常规小麦 |
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 |
2 |
8 |
5107 |
常规小麦 |
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 |
1 |
9 |
SW9D30 |
常规小麦 |
西南大学 |
1 |
7 |
渝0836 |
常规小麦 |
重庆市农科院特作所 |
1 |
4 |
渝L-3 |
常规小麦 |
重庆市农科院特作所 |
1 |
3 |
渝0822 |
常规小麦 |
重庆市农科院特作所 |
1 |
6 |
二优271 |
杂交小麦 |
重庆市农科院特作所 |
1 |
10(CK) |
渝麦7号 |
常规小麦 |
重庆市农科院特作所 |
(CK) |
2.2 试验设计
各品系(种)统一编码参试。试验设有6个试点,分别是綦江、丰都、潼南、万州、北碚和永川。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10m2。其它设计主要围绕控制试验误差,力争真实反映品种差异而提出。
2.3 执行情况
各试点前作多为水稻、玉米、蔬菜,肥力中上,向阳,地力均匀,各点小区面积、走道、保护行都按要求执行。田间管理按当地大田生产水平进行,治虫不治病。
丰都点因草害严重,影响试验质量,因而试验结果不纳入汇总。
2.4 年度气候条件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我市本年度小麦生育期间,出现了多次灾害性天气过程。在小麦生长前期,气温较往年高,冬季温暖;分蘖拔节期雨水偏少影响小麦生长;抽穗扬花期低温寡照连阴雨天气时间长,灌浆进程减缓,小麦生育期推迟,赤霉病偏重发生;收获期间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雨灾害天气,使小麦收获困难,出现不同程度的穗萌或霉变,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一点影响。但收获前其余时段农业气象条件对小麦基本有利,试验中除潼南点外,其余试点未见条锈病发生,白粉病轻,赤霉病偏重发生。
3 试验结果
除丰都点外,其余5个试点的绝大多数数据都纳入了汇总。试验产量数据采用中国农业大学遗传育种系和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联合研制的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程序RTC99进行分析,其它农艺性状采用平均数法统计分析。
各参试品系(种)的产量结果联合方差分析见附表1,产量差异的多重比较见附表2,品种稳定性(均值-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分析见附表3,品种稳定性(Shukla方差)分析法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F测验)见附表4,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C.S.lin)分析见附表5和附表6,观察记载及考种汇总见附表7,各品系在各试点的表现见附表8。经联合方差分析、稳定性分析和适应性分析结果,结合田间长相、成熟期、综合抗性等性状,对参试品种提出初步处理意见:5号、6号、3号、8号品系继续试验,其余品系结束试验。
3.1 丰产性
10个试验品系(种)的产量变幅在251.60 -287.02kg /亩,对照品种渝麦7号平均亩产268.17kg,居试验第7位。比对照增产的品系有6个,分别为5、6、8、3、2、1号品系,增产幅度为7.46%-0.46%,3个品系(5、6、8号)较对照增产极显著,1个品系(3号)较对照增产显著,2个品系(2和1号)较对照增产不显著;其余3个品系较对照减产,减产幅度为-0.71%--6.18%,其中1个品系较对照减产不显著,2个品系较对照减产极显著。
3.2 稳定性、适应性
表现稳定性和广适性较好的品种有6号、5号、3号。
3.3抗逆性
本年度试验总体上条锈病、白粉病等都较轻,赤霉病有所发生。各参试品系的抗病性与对照相当或略强于对照。条锈病在綦江、万州、北碚、永川未发生,潼南点3号品系中抗条锈,其余品系未见条锈。白粉病在綦江均为1级;在潼南4、6号均为3级,其余品系均为3级以下;北碚4、6均为3级,其余品系均为3级以下;万州、永川2个试点均为2级以下。赤霉病在綦江未发生,9号在永川为4级,1、5号为3级,其余品系在各点均为2级;在万州发生较重。4-5月各试点都发生了1-2次大风雨天气过程,北碚、万州、永川3点出现个别小区部分倒伏,倒伏较轻;各品系穗发芽较往年略重,穗发芽0.4?4%,5号穗发芽最重,3号最轻。
3.4熟期和熟相
试验全生育期变幅为183?186天,对照为183天,各参试品系比对照早或迟0-3天。3、6、8、9号品系及对照熟相好,2号品系熟相较差。
3.5综合农艺性状
各参试品系幼苗习性都为半直立或直立,株高71-93cm,其中4号品系最矮,8号品系最高。全为长芒,多数为圆锥型穗和方形穗,全为白壳。亩有效穗15.60-18.89万,9号品系最低,6号品系最高,成穗率67%-73%,4号品系最低,8号品系最高。落粒性多为中等。穗粒数37.6-44.4粒,5号品系最低,3号品系最高。籽粒饱满度均为中等或较饱满,粒色2、8号品系为红色,其余为白色。千粒重35.8-45.0g,4号品系最低, 8号品系最高。黑胚率0.2%-5.0%,1号和5号品系黑胚较高,3号最低。
4 品系简评
4.1 5157(5号品系):平均亩产287.02kg,比对照渝麦7号(折亩产268.17kg)增产7.03%,居第一位,增产极显著,所有5个试点均增产。该品系全生育期183天,与对照相当,株高87 cm,比对照高13cm,亩有效穗18.16万,比对照高0.96万;成穗率69%,比对照略低。每穗37.6粒,比对照少3.4粒,籽粒较饱满,白粒,半角质,千粒重44.3g,比对照低2.0g,黑胚率4.6%,穗发芽4%,容重743克/升,比对照低1克/升。田间表现抗倒力稍差,高抗条锈病,白粉病二级,赤霉病二级。该品系综合农艺性状好,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广。建议进入生产试验。
4.2 二优271(6号品系):平均亩产285.04kg,比对照渝麦7号增产6.29%,居第二位,增产极显著,4个试点(綦江、潼南、北碚和永川)增产,1个试点(万州)减产。该品系全生育期186天,比对照长3天,株高72cm,比对照低2cm,亩有效穗18.89万,比对照高1.69万,成穗率71%,比对照高1%。每穗41.7粒,比对照多0.7粒,籽粒较饱满,白粒,半角质,千粒重40.5g,比对照低4.8g,容重751克/升,比对照高7克/升,黑胚率和穗发芽率均为1.6%,与对照相当。该品系抗倒力强,田间表现条锈病免疫至高抗,白粉病二级,赤霉病二级。育种单位自愿结束试验。
4.3 5107(8号品系):平均亩产281.68kg,比对照渝麦7号增产5.04%,居第三位,增产极显著,3个试点(潼南、万州、北碚)增产,1个试点(永川)减产,1个试点(綦江)与对照相当。该品系全生育期186天,比对照长3天,株高93cm,比对照高19cm,亩有效穗17.11万,比对照低0.09万,成穗率73%,高于对照3%。每穗40.6粒,比对照多0.4粒,籽粒较饱满,白粒,角质,千粒重45.0g,比对照少0.3g,容重730克/升,比对照低14克/升,黑胚率1.0%,穗发芽1.8%。抗倒力差,各点表现高抗条锈病,白粉病1-2级,赤霉病二级。建议下年继续试验,并同步生产试验。
4.4 渝0822(3号品系):平均亩产279.51kg,比对照渝麦7号增产4.23%,居第四位,增产显著,3个试点(綦江、潼南、北碚)增产,2个试点(万州和永川)减产。该品系全生育期184天,比对照长1天,株高72 cm,比对照矮2 cm,亩有效穗18.11万,比对照高0.91万,成穗率72%,高于对照2%。每穗44.4粒,比对照多3.4粒,籽粒较饱满,白粒,角质,千粒重36.1g,比对照低9.2g,容重763克/升,比对照高19克/升,黑胚率0.2%,穗发芽0.4%。田间表现抗倒力强,中抗至高抗条锈病,白粉病二级,赤霉病二级。建议下年继续试验。
4.5 07-858(2号品系):平均亩产273.61kg,比对照渝麦7号增产2.03%,居第五位,增产不显著,2个试点(北碚和永川)增产,3个(綦江、潼南、万州)试点减产。增产最多的19.05%(北碚),减产最多的-5.83%(万州),产量不稳定。该品系全生育期184天,比对照长1天,株高83cm,亩有效穗16.33万,比对照低0.87万,成穗率69%,每穗43.0粒,比对照多2.0粒,籽粒较饱满,白粒,角质,千粒重42.3g,比对照少3.0g,容重743克/升,比对照低1克/升,黑胚率0.5%,穗发芽1.8%。该品系中抗倒伏,赤霉病二级。建议结束试验。
4.6 MY06Z60(1号品系):平均亩产271.13kg,比对照渝麦7号增产1.10%,居第六位,增产不显著,3个试点(綦江、北碚和永川)增产,2个试点(潼南、万州)减产。该品系最多增产18.48%(綦江),最多减产13.58%(万州)。该品系全生育期184天,比对照长1天,株高76cm,亩有效穗17.30万,比对照高0.1万,成穗率72%。每穗42.1粒,比对照高1.1粒,容重732克/升,比对照低12克/升,黑胚率5.0%,穗发芽3.2%。该品系中抗倒伏,赤霉病一个点三级,四个点二级。建议结束试验。
4.7 SW9D30(9号品系)、渝0836(7号品系)、渝L-3(4号品系):平均亩产都低于对照,且减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建议停止试验。
重庆市种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