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要晚于大田作物,在发展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大田作物生长模型的相关成果,先后建立了多种作物生长与产量模型。这些模型大多建立在有效积温理论[39-40]
基础上,用生长过程中温度的累积来描述作物的叶面积扩展、干物质分配以及产量。在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模型中反映作物生长变化的只有温度这一环境因子,而光照等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温度的变化上,它们与作物生长是一种间接的关系。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这种方法较简单实用,能够满足产量预测的要求。由于有效积温法没有考虑辐射这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倪纪恒等采用辐热积的方法实现了番茄叶面积和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相对于有效积温法,这种方法模拟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较高。但从本质上说,辐热积方法还是一种统计回归模型,它不能解释作物生长真实的机理过程,不能有效反映环境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巨大影响。相对于温室环境模型和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能耗预估模型和CO2消耗预估模型的研究还很不足,而且很多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研究集中在如何提高温室生产的效率层面上,能量消耗模型没有包含环境和作物的状态,只是一种能量成本计算模式。这种能量消耗模型只能适合温室生产的经济性能分析而不能用于优化与控制。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36.html
智慧农业 http://www.tpwlw.com/